本報訊 (記者 毛藝融)5月9日,科創板新能源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正式舉行。本次業績說明會匯聚7家上市公司,包括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能科技”)、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骨干企業。與會高管從公司經營情況、發展成果、戰略布局等多個方面,對投資者關切的問題答疑解惑。
科創板新能源產業已形成覆蓋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到下游場景應用的完整生態,并加速向智能化、全球化方向迭代升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初,科創板已有超20家企業深度扎根鋰電、光伏、氫能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包括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能源”)、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容百科技”)、派能科技等全球市場份額領先的標桿企業;另有30余家企業依托技術協同優勢,探索“新能源+”模式在智能電網、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產業鏈價值持續延伸。
海外布局更為均衡
4月份以來,海外布局廣泛的新能源企業的經營狀況備受關注。本次業績說明會上,多家公司結合自身的多元化業務發展與經營策略調整,作出積極回應。
派能科技是行業領先的儲能系統提供商,專注于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應用超過十年,在新能源領域提供高效儲能方案。公司董事、總裁談文對儲能場景的拓展將持續支撐業績的增長表達信心,并表示2025年公司將深化家儲產品性能的優化與服務的升級。同時,針對投資者對公司國際化布局的關切,談文表示,公司目前的海外業務布局較往年更加均衡和完善,且未來將持續開拓中東等新興市場。
廣東芳源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芳源股份”)深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主要產品包括正極材料前驅體、硫酸鹽、電池級碳酸鋰等,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緊密相連。2024年,公司鋰萃取新工藝已實現產業化,并獲得比亞迪、浙商中拓等鋰電下游主要客戶及金屬貿易商的認可。芳源股份董事長、總裁羅愛平表示,公司較早已開展經營策略調整,已從依賴單一大客戶、單一產品的模式順利轉型為產品、客戶多元化發展的經營模式。
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
本次參會的多家公司處于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材料、裝備制造等上游環節,相關公司也結合技術創新、新業務拓展情況與投資者進行深入分享。
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營收達5.26億元,同比增長19.95%,凈利潤同比增長27.69%,其中新能源材料類產品對業績表現貢獻顯著。公司董事長范小平表示,經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公司功能性涂布膠膜業務的應用領域由消費電子延伸至汽車電子、智能座艙、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新能源電池等新興應用領域,并在新能源電池用膜材、車用膜材等細分市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公司新能源涂碳箔等電池箔業務的應用領域由動力、儲能鋰電市場延伸至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等產品領域。
大連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生產線領域技術優勢顯著,有望持續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轉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董德熙表示,作為汽車核心零部件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公司緊抓歐洲新能源轉型機遇,自2023年起歐洲訂單快速增長,當年及2024年海外訂單占全年新簽訂單的比例均超過50%。同時近一兩年來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印尼、泰國、巴西等國以及中東多國均制定了轉型目標,具備較大發展潛力。
在新能源領域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下,從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座艙到車聯網生態構建,都成為企業發力的新應用場景。作為汽車智能網聯業務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將技術與新能源商用車場景深度融合,構建綠色智慧交通生態。2024年,公司營收達5.23億元,同比增長27.81%,其中在T-BOX產品領域,公司在新能源物流車中占據了較大的供貨比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何軍強表示,預計今年各項業務均有增長,尤其智能座艙和控制器業務增速較快。同時,公司已經將海外業務拓展列為公司的業務發展規劃之一。一方面,公司會緊跟客戶的需求,配套符合海外市場需求或標準的產品;另一方面,公司也積極推進主動出海,如設立迪拜子公司、參加俄羅斯汽車展等海外展會,通過接觸到海外客戶收集相關需求。
(編輯 何帆)
15:26 | 宏德股份:2024年度,公司海外市場... |
15:26 | 河鋼股份:各部門間具有信息共享的... |
15:26 | 好想你:公司按月為員工繳納社保和... |
15:26 | 航天智造:公司在技術研發,產品集... |
15:26 | 國林科技:乙醛酸當前銷售價格較去... |
15:26 | 國林科技:公司有軍工行業應用業績 |
15:26 | 國林科技:公司生產的臭氧系統設備... |
15:26 | 高偉達:子公司鉭云科技具備較強的... |
15:26 | 高偉達:現有業務中暫無跨境數據相... |
15:26 | 福星股份:一季度營收低是本期項目... |
15:26 | 福星股份:截至4月30日股東人數約... |
15:26 | 峰璟股份:公司競拍的南京知行資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