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2022年我國GDP達121萬億元 增長3%
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躍上新的臺階。按年均匯率計算,120萬億元折合美元約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意味著我國發展基礎更牢、發展質量更優、發展動力更為充沛,意味著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改變。”康義表示,2035年遠景目標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23年全國GDP增速或高于5.5% 多位首席經濟學家預判經濟回暖趨勢明確
七大首席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23年我國經濟將出現較明顯、全面、積極的改善,全國GDP增速在5%以上。我國經濟將更多由內需驅動,促消費、穩投資將成為主要發力點。
賈康:2023年GDP同比增速在6%左右
賈康表示,2023年經濟引導性目標應該給出6%或6%左右或6%以上的量值,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更高一些。如果今年經濟增速達到7%,2022年和2023年兩年復合年均經濟增速也只有5%左右,未及2020年和2021年兩年復合年均增速水平。
31省份公布GDP增速目標 傳遞加速經濟回暖信心
從2023年GDP目標看,31省份的數值范圍在4%至9.5%之間。其中,最高的是海南?。?.5%左右),最低的是天津(4%左右),其他省份多集中在5%至6.5%,以6%居多。
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廣東、浙江、山東和四川GDP增長目標超5%
2022年前三季度,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等六個省份的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左右,市場主體數量占全國四成以上,貢獻了40%以上的就業,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地方兩會盤點:過半省份調低GDP目標 制造業、實體經濟成重點
制造業、實體經濟是各省份2023年發力重點,新基建和促消費是新增重點,完善房地產支持政策也是多省份2023年重點部署的工作之一。
2022年中國GDP增長3% 基建投資高增速收官
基建投資無疑在2022年扮演了“挑大梁”的角色。全年來看,基建投資同比增長9.4%,增速比1-11月加快0.5個百分點,比2021年大幅提升9.0個百分點。
本期策劃:上官夢露 編輯:王江浩 郵箱:[email protected]
證券日報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