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市場一批新經濟股紛紛破發,從雷蛇(2.60+5.69%)、眾安保險、易鑫集團(4.41+7.30%)、閱文集團(68.70+3.85%),到近日上市的平安好醫生(56.15+2.65%),眾多新經濟股市值較IPO蒸發超千億港元,連近日剛剛遞交上市申請的小米公司,也在上市前遭市場大幅下調估值預期。
市場人士表示,當前環境下,新經濟股掀起“破發潮”,主要是因為自去年以來,市場估值大幅升高,而今年市場投資環境動蕩,資金風格出現明顯改變,市場整體面臨估值下調,且部分新經濟公司并沒有與高估值相匹配的業績支撐。此輪調整擠去新經濟股中的估值泡沫,相信長遠來說對市場的良性發展有所助益。
新經濟股遭遇“滑鐵盧”
2017年港股市場牛市以來,多家代表中國新經濟的“獨角獸”攜手登陸港股市場,引發港股投資者搶購熱潮。但近日,多家新經濟股股價出現迅速下跌,包括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等去年上市的新經濟次新股紛紛跌破發行價。剛剛上市的平安好醫生也未能幸免,在上市第二天就跌破了發行價。而日前提交上市申請的小米公司,估值也遭到了眾多機構和投行的下調,由千億以上下調至700億美元左右,降幅超三成。
據萬得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收盤,與上市最高股價相比,被市場稱為“新經濟五劍客”的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這五家新經濟代表公司,市值較此前高位累計已經損失逾1700億港元。
其中眾安在線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此后受到阿里、騰訊、中國平安(77.35+0.52%)三大國內巨頭的加持,并獲得超額認購更達到392倍。去年上市后總市值曾高達約1400億港元,目前市值僅為772億港元,損失逾630億港元;閱文集團股價曾一度站上100港元,市值接近千億港元,但從目前股價來看,下跌40%,市值縮水近400億港元;易鑫集團股權融資總額達到約100億人民幣,以7.7港元的發行價上市,雖然首日股價曾達到最高價格10.18港元,但此后股價一路下跌,目前報4.41港元,市值277億港元,損失逾356億港元;作為電競概念股雷蛇市值最高近500億港幣,但股價高開低走,從上市以來最高價5.49港元持續下跌,截至10日收盤報2.60港元,市值損失逾265億港元。而剛剛上市的平安好醫生上市后最高價達到58.7港元,目前股價報56.15港元,市值損失27億港元。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這些上市前被熱捧的港股都背靠互聯網巨頭,但估價虛高、泡沫過多等原因并不是無跡可尋。縱觀以上這些在港股上市之后走勢難看的新經濟“獨角獸”,業績不夠好,估值過高是它們最大的共性。
市場風格轉換“擠泡沫”
根據股價的構成因素,股價的驅動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盈利,另一方面是市場的估值水平。數據顯示,平安好醫生自成立以來持續虧損,從2015年至2017年凈利潤分別虧損了人民幣3.24億元、7.58億元、10.02億元。跌幅較大的雷蛇,從2015至2017年公司虧損金額逐年上升,分別為620萬美元、2026.3萬美元和3182.5萬美元。眾安在線僅2017年虧損就達人民幣9.96億元。雖然閱文集團則實現了盈利。該公司在2014年、2015年虧損之后,2016至2017年均實現盈利,不過相對于目前623億港元的市值,其市盈率也不低。因此,有互聯網金融人士認為,成長性指標是影響上述公司的核心因素,企業盈利不足以支持過高的估值,是引發“獨角獸”集體破發的直接原因之一。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新經濟概念股,資產保值率遠不及實體經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沖擊而引起股價暴跌,除因公司自身原因,受到外部環境改變下跌也是可以預料的。
而華盛資本證券表示,導致新經濟股價集體暴跌的,主要是“泡沫”。新經濟不管對于券商、香港市場、上市公司自身、媒體以及上市前投資人都有足夠的動力去炒作,估值被炒高是必然的。這些新經濟公司的成長性并不差,因此“泡沫”才是核心,泡沫過多、估值虛高勢必會出問題。一方面認為估值確實有水分需要釋放,另一方面往后的業績增長情況還需要留待觀察。
事實上,市場人士分析,雖然這些新經濟公司的估值有過高之疑,但正是其強大的業務模式和前景,才會享受到如此高估值的待遇。在去年波瀾壯闊的港股大牛市背景下,市場總體的風險偏好得到大幅提升。而目前投資環境整體動蕩,后市的整體情緒已經受到了壓制,也就意味著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相比于去年會有大幅回落。隨著股價回落,這部分泡沫消失,這對于投資者來說反而是好機會,如果本身看好新經濟的前景,那么此時反而成為更好、更舒服的介入時機。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