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彥宏:3~5年無人駕駛汽車上路
1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舉辦,李彥宏、鄧中翰等多個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媒體采訪。
有記者向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問。“去年您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了北京五環,并且為此吃到了罰單,百度公布了無人車量產計劃,請問計劃目前的進展如何?普通的民眾什么時候才能夠坐到無人車?”
李彥宏認為,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大概要8-10年才能夠看到無人車的量產或變成現實,但他會更樂觀一些,他覺得會更早。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今年,他們和金龍客車合作的一款沒有方向盤、駕駛位的“阿波龍”小巴車,初期會在封閉道路如景區、碼頭受限道路運營。明年開始跟主流車廠合作,明后年會有高度自動駕駛狀態的家用轎車將在高速上運行。所謂高度自動駕駛就是還不能在任何情況下在開放道路上,完成不需要人,但是在很多常見路況下已經可以自動駕駛了。比如,從北京開車到上海,只要開上五環或者開上高速公路就不用管了,就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一直到上海之后車會提醒現在需要接管,需要下高速了,這樣的狀態大家很快就會見到。
“再有三五年,我相信在完全開放道路上能夠替代司機的無人駕駛車也會出現。”李彥宏說,無人駕駛汽車真正普及還需要一定時間,它帶給全球汽車工業的沖擊前所未有,而開放平臺的存在可以為自動駕駛帶來機遇,傳統車廠會獲得最先進的技術。據《人民日報》、央視網
前情提要
去年李彥宏直播無人駕駛車上五環引關注
2017年7月5日,在2017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通過視頻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情景。視頻中,李彥宏坐在一輛紅色的汽車的副駕駛座位上,視頻中駕駛座位沒有駕駛員。在視頻中,李彥宏稱自己剛剛上五環,正在前往會場的路上,“車處在自動駕駛的狀態”,整段視頻約1分鐘長。
據了解,此次李彥宏乘坐的自動駕駛汽車基于Apollo技術,由百度和博世一起開發。這段路全程約15公里,汽車會自動識別路上障礙。
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巨大關注。有網友為AI技術點贊,@夏季-summer:汽車把我開上五環!想想都帶感!@????:以后是不是可以不用考駕照了?網友大路條條:非常期待未來這項技術能普及到生活中,幫助更多人。也有網友指出,直播中的后置行車記錄儀畫面顯示,車輛在“實線”處并線,涉嫌違法。
媒體大量報道后,北京交警微博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發布情況通報,稱“公安交管部門支持無人駕駛技術創新,但應該依法、安全、科學進行。對于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行為,公安交管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和第九十條的規定,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指示的,罰款200元,扣3分。
有媒體指出,其實早在2015年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就已首次在五環進行測試,至于是否經過相關部門審批,不得而知。據《北京青年報》
發展掣肘
無人駕駛政策法規缺失是“全球性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對新技術發展應該持鼓勵態度,安全監管固然重要,但是用舊有體系去強硬限制也不恰當。除了平臺責任、安全倫理等問題,無人車還面臨著地圖測繪這一涉及國家信息安全的難題。這些都需要法律層面的規范。
而自動駕駛首次在法律層面上得到許可,是2016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宣布《國際道路交通公約(維也納)》中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修正案正式生效。新的修正案規定,在全面符合聯合國車輛管理條例或者駕駛員可以人工選擇關閉該功能的情況下,將駕駛的職責交給車輛的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明確地被應用到交通運輸當中。
但具體到各個國家,無人駕駛政策法規缺失仍是全球共存的普遍問題,并非中國獨有。美國的無人車技術發展得如火如荼,也同樣面臨法律上的制約。據外媒報道,在美國無人駕駛汽車貿易團體的推動下,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首部美國聯邦法律正逐步成形。
而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要發展,政策法規的許可顯得重要且急迫。
政策支持
北京出臺自動駕駛路測合法化規定
去年,華商報曾報道過西安交大研發的無人駕駛智能車,其已具備可避讓障礙、可在隧道行車、可自主駛入停車位等多項“技能”。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表示,因為現實法規不允許,他們只能在校園內進行測試或進行離線測試。他呼吁政府部門尤其是地方政府,應提供好的科研環境,允許無人車上路測試,推動成熟技術盡早落地。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王冉也曾呼吁,在立法上、監管上、輿論上、行動上,給探索者更多的耐心、寬容、尊重和支持。
事實上,中國政府也正在行動。2017年6月7日,國內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啟動,車企有機會在模擬100種復雜道路狀況下進行測試。6月13日,工信部網站對外發布征求意見稿,其中初步確立了95項無人駕駛標準。
2017年12月18日,北京市出臺自動駕駛路測合法化規定,成為國內第一個自動駕駛車可以合法進行上路測試的城市。這意味著我國無人駕駛汽車終于可以在城市道路公開路測,以便于在實況場景里測試自動駕駛技術、收集數據,為下一步商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