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品牌是中國制造企業的“牌照”,也是中國制造史變遷的見證。從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華麗轉身,如今中國制造業向全球豎立起眾多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品牌。
5月10日,中國迎來第三個“中國品牌日”,而中國制造業經過多年的轉型和發展,也展示出新的品牌力,智能技術、刷臉及移動技術、5G技術更為成熟,中國將迎來“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的高速時代。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家電頭部品牌,如海爾、長虹、TCL、海信、創維等,通過品牌并購、大型體育賽事贊助等方式,大幅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但企業品牌力的打造,需要持續投入和運營,并要和產品、技術、制造等能力協同提升。在這方面,中國品牌還有較大的空間。
全球七成家電為“中國制造”
變革、轉型之下中國家電品牌力突飛猛進
家電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大家電領域,涌現出海爾、格力、長虹、美的、美菱、海信、TCL、小天鵝等品牌,提升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77%的家用電器在中國生產,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家電大國,“中國制造”已在世界市場份額中位居前列。
隨著制造技術的提升、智能新技術涌現,國產家電品牌與外資品牌經過博弈,占據市場大半江山。中國家電行業迎來兼并重組、產能擴張、家電下鄉等重大歷史事件。
格力電器收編大股東格力集團4家子公司的股權,美的收購華凌和榮事達相應股權,海信收購科龍,長虹也將美菱電器收入囊中,部分大型家電巨頭通過收購兼并、資源整合,提升技術和資源優勢,掌控整個市場格局,成為引領行業的頭部力量。
近幾年,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物聯網、互聯、5G技術的突飛猛進,各類智能終端呈現爆發式涌現,智能家電異?;钴S,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快速構建,各頭部家電企業開始進行新一輪整合和轉型,并運用創新力量,孵化出新的技術和新型智能終端,帶動制造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級,甚至引領全球風向。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經過40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從跟隨、模仿到自主創新、建立開放式全球研發體系,從手工、半自動化、自動化到智能制造,中國已成為全球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的制造中心和消費大國。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分析預測,中國家用電器行業以單品智能為特征的“1.0時代”已經過去,實現智能家居場景化是未來產業升級和企業突圍的關鍵,中國制造業正迎來以智能家用電器為代表的“中國制造”。
從優勝劣汰到如今的家電市場格局,中國家電制造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品牌力高度集中,如今我國國產十大家電品牌已占據了家電市場的半壁江山。
海爾、美的、格力已是國際家電業備受矚目的巨頭品牌。長虹前身是國營機器廠是我國“一五”期間的156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長虹電視機及諸多品類的家電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如今在人工智能領域處于引領地位。
家電營銷新玩法招數多
品牌現新活力
近兩年,家電企業的營銷模式也更為靈活,眾多企業大玩體育營銷,以在國際市場提升綜合品牌力。
蘇寧、阿里巴巴、樂視、小天鵝等企業均或購買體育賽事版權、或收購知名運動俱樂部股份、或大力贊助體育賽事;康佳均曾與西甲聯賽中國區合作,大手筆玩轉體育營銷;海信亦耗資近億美元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官方贊助商,成為世界杯近百年以來首個中國消費電子品牌贊助商。而長虹聯合美菱,不僅在世界杯期間簽約比利時國家隊以巧妙營銷手法賺得眼球,還在今年聯手NBA成為其“中國官方市場合作伙伴”。
“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體育營銷,活動策劃,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也為長虹品牌注入年輕活力。當然,品牌的建設是多維度的,除了產品、營銷外,我們在研發、制造、服務等各個環節,通過用戶參與、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技術等等,持續為品牌注入年輕、時尚、科技的元素,真正打造好長虹品牌。”談及體育營銷及品牌力建設,長虹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海信公關部人士表示:“海信將借助于體育營銷、并購,繼續拓展海外高端市場。海信將在體育營銷上持續發力。”而格力方面也透露,將繼續在海外市場尋找并購機會,以擴大規模并提升品牌力。
“體育是全球通用的語言,精彩的體育賽事深受年輕人的追捧,家電企業通過與全球知名體育IP合作,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吸引更多年輕用戶的關注,帶動業績的提升。除了體育之外,與綜藝、影視、公益等IP和項目合作等都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家電企業進行高效率營銷的關鍵在于,品牌要有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發展途徑,并長期堅持。”丁少將認為。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表示:“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一直在擁抱變革和轉型,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高端家電市場開始變得熱鬧起來,美的、格力、海爾、長虹等大型企業通過品牌升級、技術創新等方式,慢慢躋身全球高端市場,在國際市場也已建立起高端品牌形象,品牌力空前提升。中國家電品牌力與十年前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且成為新技術力量的代表,各種新概念層出不窮,并已逐漸落地,成為全球風向標。”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賈麗)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