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秀創始人及董事長李檬認為,紅人經濟最終對標的是以內容為支撐的互聯網經濟新增長點,這是一個萬億級市場。此前,中國互聯網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電商和游戲,但隨著版權保護方面的制度環境日益完善,如今已到真正談“內容變現”的時候。
⊙羅茂林○編輯邱江
伴隨直播電商的發展,紅人經濟風起云涌。同時,行業也在發生質變。日前于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克勞銳中國新媒體峰會上,來自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的嘉賓齊聚一堂。天下秀創始人及董事長李檬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表示,行業發展將迎來精耕內容、真正實現“內容變現”的關鍵一跳。
“萬粉達人”今年來增超六成
克勞銳中國新媒體峰會今年已走到第四個年頭,這讓李檬頗感自豪:“雖然說克勞銳是IMS天下秀旗下最棒的公司之一,但是我們依然沒有權力來管理克勞銳,克勞銳是一個獨立、第三方、公正的平臺。”
“克勞銳的意義在于為行業的參與者提供紅人定價的依據。”在李檬看來,一個成熟的行業意味著內部必須有足夠豐富的生態參與者。
行業生態蓬勃生長。數據顯示,今年幾大平臺上粉絲數超1萬的達人已超900萬人,相較2019年增長64%,粉絲數大于100萬的創作者增長27%。這些創作者日產內容近3750萬條,已成大眾日常內容消費必不可少的一環。
市場空間遠超大眾認知。線上內容市場的迅速增長也能從需求側得到印證。社科院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去年國民每日在線休閑時間為4.9小時。
“紅人經濟爆發式增長,有人會質疑‘網紅比粉絲還多’,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客觀的。”李檬分析稱,“目前,各方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的粉絲群體規模不低于7億,但持續創作優質內容的紅人數量大概是百萬量級。”
在李檬看來,“去中心化流量”也是紅人經濟一個重要特征。簡單用總量相除來計算人均收益,多少有些傳統內容廠商的思維。“去中心化下,渠道在淡化,你在關注別人,你的關注也讓你擁有了標簽,進入了一個小的團體,這是多向互動的。”
面對眼下行業的紛擾,李檬頗為淡定:“紅人經濟才剛剛開始。”
內容將成互聯網經濟第三支柱
不久前,作為A股首家紅人經濟上市公司,天下秀被正式納入上證380指數樣本,此舉被視為市場對紅人經濟的認可。這不禁令人好奇,紅人經濟的市場究竟有多大?
紅人經濟直接對標的是廣告行業。“中國互聯網廣告數千億元的市場里,紅人帶來的流量超60%,每天一半以上的內容由自媒體創作,由此產生的商業收入卻由平臺拿走大頭。從這個角度看,紅人的價值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
此前,中國互聯網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電商和游戲,但隨著版權保護方面的制度環境日益完善,李檬認為如今已到真正談“內容變現”的時候。
在李檬看來,行業會在不久的將來經歷一輪殘酷的淘汰。此次大會上,有嘉賓直言:“現在你再進場,你就是陪我在跑。”艾媒咨詢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國MCN機構有望突破28000家。
“MCN機構的數量增長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MCN機構未來在紅人經濟的大生態中如何創造新價值?”李檬認為,如何在內容生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關乎行業長遠發展。他以大腦神經元舉例:“人腦中神經節點比神經元還多,可見數量不是關鍵,如何實現連接才是造就智慧的關鍵。”
如何找到具有商業價值的連接,是困擾所有自媒體的問題。“叫好不叫座”是行業長久以來的痛點。
李檬認為,短視頻是門檻非常低的媒介,但傳播門檻低不代表變現門檻低,這正說明行業處于發展早期。未來,成熟的內容行業應當包含成熟的商業模式,不同垂直領域的內容創作者必然存在差異。
談及天下秀在這一內容生態中的定位,李檬稱,天下秀是一家以商業大數據為基礎的新型基礎設施公司,與各大內容平臺不存在競爭關系。他打了個比方:“我們是紅人經濟領域的愛彼迎(Airbnb),愛彼迎作為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務平臺,但沒有一間自己的房間。天下秀作為最大的紅人商業平臺,但沒有一個自己的紅人。”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