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不斷下滑的生豬價格,讓消費者喜迎“紅燒肉自由”的同時,卻讓養殖戶愁眉漸緊。“去年的時候,親戚朋友還很羨慕我們養豬,明里暗里打聽一年掙了多少錢,今年,這種羨慕就成了同情,‘趕緊把豬賣了吧,都跌成這樣了。’”提及最近的養豬行情,有養殖戶在和《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不禁苦笑。
而將時間切回至2020年,一路飆升的豬價卻讓消費者叫苦不迭。這種“兩頭翹”的現象引發了全民關注,難道就沒有辦法讓生豬價格保持在恒定的區間,從而避免養殖戶和消費者“得即歡喜失即憂”現象嗎?
在《證券日報》記者的多方采訪中,專家和企業將解答豬周期難題的答案指向了建設全面系統的產業穩定機制,以保證生產穩定性,從而規避周期性價格劇烈波動。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豬周期受豬肉農產品特性的影響,豬價的周期性漲跌本身是受市場機制調節的,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市場調節失靈的情況,而豬周期屢屢出現的主要問題,是周期內生豬產能出現過快增長或者快速下降導致的價格波動劇烈,解決此問題的根源是生產的穩定性。
“系統風險”成行業共同癥結
查閱公開信息可知,2018年以來,豬周期逐步進入上行通道,由于非洲豬瘟的影響,產能一度十分緊張,而擁有資金優勢的上市公司,曾多次發布公告投資擴產。如今來看,當初擴建的產能釋放效果十分明顯。
進入今年6月份以來,多家擁有生豬養殖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了5月份的銷售數據,數據也顯示,價格仍然在下滑。
例如,天康生物今年5月份銷售生豬12.39萬頭,銷量環比下降5.85%,同比增長42.25%;銷售收入2.36億元,銷售收入環比下降2.48%,同比增長1.29%。
牧原股份今年5月份銷售生豬309.7萬頭(其中仔豬銷售33.8萬頭),銷售收入67.80億元。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銷售生豬19.6萬頭;商品豬銷售均價17.65元/公斤,比4月份下降16.39%,“5月份,商品豬價格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公司解釋。
金新農稱,今年5月生豬銷售均價25.41元/公斤(剔除仔豬、種豬影響后商品豬均價為18.44元/公斤),生豬銷量、銷售收入和銷售均價環比變動分別為-29.42%、-33.38%和-27.80%,同比變動分別為48.73%、44.44%和-49.88%。
不少上市公司在關于生豬的公告中,都會細心地提示一句:行業價格變動是系統風險。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豬周期的出現,可以從內外兩個層面分析,“以此輪豬周期為例,之所以被稱為超級豬周期,是因為受到了非洲豬瘟疫病的影響,導致產能大為縮減,這是內因;而在價格的刺激之下,養殖戶熱情空漲,又助推了豬周期價格走低,開始下行,這是外因。”
朱丹蓬認為,豬周期的出現是市場化的一種外在表現,但是,存欄量的大幅波動,使得整體價格隨之震蕩,“未來改變這種狀況,從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上下手是共識。”
政策頻繁支招
提高生產穩定性
豬價的波動,也引發了政策的頻繁關注。
6月9日,發改委官網發布信息,為更好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用,有效緩解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經國務院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以下簡稱《預案》),通過采取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常規儲備和臨時儲備制度、健全不同情形下響應措施及中央地方分級調控體系等多種方式,加快構建監測精準、預警及時、響應高效、運作規范的儲備調節機制,為豬肉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預案》圍繞促進監測預警、儲備調節、政策協同,明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安排。
對于當前的行業狀況,朱增勇建議,解決豬周期,可以嘗試從穩步提升規模化水平、引導養殖戶理性科學生產決策、通過保險和低息貼息等金融工具降低市場風險、生物安全水平和生產效率提升、合理引導消費、適度進口豬肉、促進農牧結合以及短期市場調控政策等方面著手,穩定性提升需要全面系統的產業穩定機制。
“全球主要豬肉市場均存在明顯的周期性波動,例如美國和歐盟。并且隨著規模化水平的提高,周期呈現延長趨勢。綜合來看,生豬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規模化水平、消費變動、重大動物疫病、環境規制、豬肉貿易等。提高生產穩定性是減緩豬價周期性劇烈波動最有效的措施。”朱增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在養殖行業里,種業是生產效率提升最重要的因素,對成本競爭力的貢獻達40%,如果P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提升到25頭,二元母豬僅需要2800萬頭即可生產約7億頭商品豬,同樣的投入品價格下,仔豬成本可以較當前下降200元左右,因此提升成本競爭力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育種,而隨著我國豬肉由供給偏緊向基本平衡甚至寬松轉變,降成本提效率是首要任務。
除育種之外,防疫也是養殖行業的關注重點,“在生豬養殖領域,防疫的關鍵有兩點,一是生物安全水平提升,特別是當前豬價下跌,養殖戶更要做好防疫管理,以往一些重大疫病都發生在豬價低迷而養殖戶疏于管理時,既造成了經濟損失又錯過了下一輪豬價機遇;二是落實好養殖主體疫病防控責任,建立有效的防疫聯合體,有效應對疫病風險。”朱增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此外,朱增勇還建議,要及時、科學客觀和透明的市場信息有利于引導養殖戶理性做出合理的生產決策。“很多養殖戶往往受短期市場行情或者炒作市場信息影響,做出恐慌性清欄、盲目擴產壓欄甚至賭后市二次育肥牛豬的錯誤決策。建議養殖戶關注和參考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官方生產監測和市場預警信息,基于農業農村部全面系統真實客觀的產銷信息做出理性決策,順勢而為,減少市場風險。”朱增勇說。
“我國是生豬消費大國,在養殖領域有非常明顯的進步,但是總量的控制和散戶管理上,仍然存在著大的改善空間。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可以抵銷豬周期帶來的階段性沖擊,不僅豬周期的出現有可能降到最低,生豬存欄管控、食品安全也會更有保障。”朱丹蓬也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行業的集中度從2019年才剛剛拉開帷幕,現在還處于一個在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真正提升到理想的狀態,大概要在2023年。
(編輯 崔漫 才山丹)
16:07 | 電競產業影響力持續擴圍 2025KPL春... |
16:00 | 湯姆貓線上線下齊發力 AI機器人銷... |
15:50 | 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劍指品牌年... |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