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新起點上,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長期以來,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短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廣東充分利用并合理提升貧困地區的要素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的“廣東樣本”。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曾提出“發揮中藥材產業優勢,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議。此前,黃璐琦團隊調研發現,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地區與貧困地區呈現高度重合的特點,多數貧困地區中藥資源稟賦較高。
將貧困地區的中藥材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為“造血式扶貧”開出的“良方”。數據顯示,2019年初,全國約有44%的貧困縣開展了中藥材種植,規模達2130萬畝,年產值近700億元,共帶動貧困人口222萬人,占當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40%。
近年,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韶關、梅州、清遠、河源、云浮五市依托當地豐富的山地、林地資源和藥用植物資源,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推動南藥種植、南藥加工、中醫藥文化旅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地區經濟長效發展。為使發展成果惠及村民,當地還創新資金籌集和收益分配方式,使村民能夠以多種形式參與建設、增加收入。
幾味道地中藥材的致富經
龍灣鎮位于被稱為“南藥之鄉”的云浮市,是云浮最偏遠的山區鎮之一,大部分地區屬于次原始森林,目前發現野生南藥約300種,是天然的南藥物種寶庫。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龍灣鎮以云浮建設廣東省現代特色南藥試驗區為契機,依托本地生態優勢,將南藥產業作為支柱經濟產業,動員貧困戶種植道地特色南藥。
截至目前,龍灣鎮全鎮現有紫蘇、廣藿香、金絲皇菊等南藥種植面積5.7萬畝,其中分散種植4.1萬畝,示范基地1.6萬畝。2020年,廣東公布首批26家廣東省中藥材產業化基地名單,云浮有7家中藥材產業化基地上榜,其中2家位于龍灣鎮。
通過構建“政府政策引導、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租賃經營、貧困戶分紅”的經營模式,龍灣鎮做大做強南藥扶貧產業,并確保貧困群眾參與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龍灣鎮常務副鎮長張喆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龍灣鎮貧困戶具體可以通過自種南藥、土地流轉、投資合作社、接受合作社勞務聘用等多種途徑參與南藥產業建設,實現全面增收。
值得注意的是,龍灣鎮重點扶持本地合作社,將合作社作為南藥產業的實施載體,承擔建設和扶貧任務。引導431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申請將扶貧資金2177.54萬元投資到合作社中,并確保貧困戶每年獲得投資金額10%的固定收益。目前已發放三期收益,累計獲得收益528.028萬元,戶均年增收約5000元。
通過南藥產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同促進,2019年龍灣鎮有勞動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245元,南藥產業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8900元。截至目前,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43戶1979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通過種植中藥材脫貧致富,在北部生態發展區并非個例。
金光村曾是廣東省2277個省定貧困村之一。在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定點幫扶下,金光村接入高速公路,改變了原來僅靠省道120線與外界聯系的閉塞局面。依托40分鐘至惠州、1.5小時至深圳的交通區位優勢,地處山區的金光村因地制宜,開始大力發展南藥種植產業。
“金光村地處紫金縣中心區域,交通非常便利,在發展南藥種植和文化旅游上有先天區位優勢。”河源市紫金縣九和鎮委書記劉俊鋒向記者介紹,“通過臨近的兩條高速公路,金光村往粵東可連接梅州、汕頭,往西南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無論是發動農戶種植、收購,還是銷往全國,都可以節約大量的運輸成本。”
據劉俊鋒介紹,金光村的產業項目主要通過投入少量幫扶資金,引進社會資金來建設經營。金光村南藥種植基地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幫扶投資50萬元入股,撬動社會資金1600萬元投入,目前已開發種植1600畝崗梅、三叉苦、南板藍根、牛大力、連翹等藥材。
金光村計劃在三年內,實現帶動當地貧困戶及紫金縣多個貧困村共建、擴建南藥種植3萬多畝,未來將幫助種植戶回收及代加工1萬多斤藥材。具體涉及500多戶農戶,直接和間接提供約800個就業崗位。
在南藥種植、電商、鄉村旅游等五大產業的支撐下,金光村的村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3.4萬元提升至2019年的35.5萬元,實現了10倍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6500元提升至2019年的20114元,實現了3倍增長。2019年可開發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452元,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及相對貧困村退出標準。
探索“中藥材產業+”
進入“十四五”時期,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并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北部生態發展區提升中藥材產業縱深化、立體化發展水平的方向所在。
北部生態發展區中藥材產業目前主要處于產業鏈上游階段,該階段包括中藥材種植、采收及初加工等產業,而產業鏈下游是醫藥、保健品,甚至中醫藥文化旅游等附加值更高的產業。
以龍灣鎮為例,張喆介紹,盡管龍灣鎮已經初步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研發、銷售的閉環產業鏈,但在加工、研發方面仍然是初級階段,普遍是以初級加工為主,缺乏深加工技術及設備,南藥產品附加值較低,龍頭企業的利稅也不多。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教授何國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有實力的企業參與發展粵北中藥產業仍較少。對此,他建議引入大資本發展粵北中藥產業,并與高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對粵北中藥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同時,經常舉辦粵北中藥學術與產業發展論壇,擴大粵北中藥產業知名度。
針對存在的短板,龍灣鎮和金光村已開始著手提升當地中藥材產業的技術和資本密集程度,促進“三產”融合。
據悉,龍灣鎮將進一步扶持本土龍頭合作社發展中深加工業,重點支持深加工廠、檢測中心、數字溯源平臺建設和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全面提高南藥產品綜合效益。
“未來合作社會從更多的渠道尋找一些專業技術人才的合作,通過送種苗送技術給農戶,提升他們種植的主動性。”羅定市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慶強告訴記者,“在產品開發和產品深加工方面,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和國內的知名企業合作,使我們的南藥發展之路更加夯實。”
金光村則計劃在已有1600畝南藥種植基地的基礎上,建設一個集藥材種植、觀光旅游、飲食文化于一體的康養產業園,實現南藥種植與旅游開發相融合。劉俊鋒向記者透露,整個產業園建設共需投入1億元,后期將通過企業自籌、銀行借貸、股權籌融三大渠道籌集所需資金。
金光村鄉村旅游扶貧產業已有一定基礎。此前,金光村投資3000萬興建旅游項目荷鷺歡樂谷。在該旅游項目內負責種植管護荷花的當地村民李智深告訴記者,他以前在廣州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現在回到家鄉在家門口工作,月收入可達4000元左右,還能照顧好老人和小孩。
在中藥文旅方面,龍灣鎮同樣有所布局。以“養生藥谷、云上龍灣”為主題,龍灣將圍繞龍灣鎮萬畝南藥基地,整合鎮內3A級龍灣生態旅游景區、風車山森林公園、大石新農村旅游精品村與在建的南藥科普園等旅游資源,打造龍灣生態鄉村康養度假旅游示范鎮。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