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乳制品消費量近十年來連續正增長,顯著好于其他食品飲料子行業。
10月20日,《證券日報》社研究院與海通國際證券聯合發布的《2023第五屆乳業資本論壇投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乳制品行業發展進入新時期。一是,行業空間和結構仍有提升空間;二是,行業集中度提升,競爭生態良性;三是,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漸成趨勢。
報告分析,全球知名乳企至今依然是消費者信賴的選擇和資本市場的寵兒。新價值包括更營養、更安全、更美味的新產品,新價值也包括更良性的行業生態、更環保的經營理念、更高效的生產過程,新價值還包括更好的盈利能力、更優的財務數據、更高的投資者回報等等。
行業仍具備較大提升空間
基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結構變化、飲食結構變化、城鎮化發展,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等因素,歐睿國際預計2024年乳制品行業規模有望接近5000億元。
從人均消費量來看,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22年我國人均奶類消費量約43公斤,與2010年相比提高了48.3%。根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預測,到2025年,中國奶類消費總量有望達到6700萬噸至7000萬噸。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每人每天攝入奶及奶制品300克至500克,折合每年110公斤至183公斤,當前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僅相當于推薦量的23.0%至35.1%。可見我國乳制品消費具備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此外,我國消費需求呈現多元化,消費者對于奶酪、黃油等干乳制品消費需求逐步提升。乳制品企業順勢而為,推出一系列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干乳產品,促使干乳制品的潛在消費能力有望逐步激發。
報告分析,乳制品各品類發展持續分化。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常溫白奶迎來復蘇式增長;隨著超巴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冷鏈物流的不斷完善,巴氏奶方興未艾,企業加速布局及投入,市場將迎來供需雙提升;酸奶產品整體略有承壓,但是常溫、低溫產品均在持續創新,有望跟隨消費場景和消費力恢復;嬰幼兒配方奶粉近年因新生兒不斷下降進入擠壓式增長,但國產品牌份額持續提升,國家人口政策利好有望重新激發行業潛力。
差異化競爭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當下乳制品行業格局明確,伊利、蒙牛雙子星格局極其穩健,千億元左右的營收規模遠超其他乳企。泛全國化的光明仍處于穩步前行階段,堅守低溫巴氏奶產品戰略。其他地方性乳企,如新乳業營業收入破百億元,持續區域深耕,擴大核心市場范圍。2023年乳制品行業整體市場份額,蒙牛和伊利合計超50%,分別為25.9%和30.2%;光明、娃哈哈分列三、四,分別占10.1%、4.7%。
后千億元時代乳企如何發展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從發展戰略來看,伊利堅持“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通過數智化和創新的“雙引擎”布局實現逆勢增長。蒙牛作為中糧旗下子公司,核心的使命是聚焦乳制品行業,蒙牛的未來相對更加專注,堅持品類價值,讓消費者為價值買單。
此外,當前常溫液態奶市場格局極其穩定,CR2的占比已經超過80%,因此對于區域性乳企來講,想要破局主要通過兩條路徑,一是大力發展受制于上游牧場布局、區域性分化明顯的低溫乳制品,既包括低溫酸奶也包括巴氏奶;二是持續強化品牌區域影響力,把握核心渠道;三是新產品、新品類的拓展。
報告分析,未來區域乳企通過對上游原奶的控制,把握低溫奶的基本盤;強化區域品牌優勢,提升消費者忠誠度;并通過創新驅動增長,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式,并存在爆發式增長的可能。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