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近日,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The Humanoid 100: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報告中,羅列了全球人形機器人百強股票名單,認為這些公司有望在人形機器人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的進展仍然最令人矚目,初創企業將受益于成熟的供應鏈、本地應用機會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供應鏈發展日漸成熟
人形機器人是一種仿生機器人,指形狀及尺寸與人體相似,能夠模仿人類運動、表情、互動及動作的機器人,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和決策能力。市場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是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根據《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到2029年,我國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750億元;到2035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000億元,2025年至2035年復合增速達53.15%。
摩根士丹利將人形機器人百強名單分為三大模塊:大腦(基礎模型、數據科學和分析、模擬和視覺軟件、視覺和計算芯片、存儲芯片、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身體(驅動器及驅動器零部件、傳感器、電池、模擬芯片、身體/線控/散熱、多樣化自動化),集成。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表示,已確切參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公司中,有73%來自亞洲,且過半來自中國;同時,有77%的集成商來自亞洲,且中國公司同樣占據半壁江山。
“從供需關系來看,我國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具有巨大優勢。我國在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產業鏈供給日漸成熟,特別是在車端與機器人端零部件共同性較高的前提下,疊加大廠入局,加上技術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形成了較為全方位的供應鏈;在需求方面,無論是在B端制造還是C端使用,都有廣闊的市場空間,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與當年新能源汽車相比,機器人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可能更為豐富和龐雜。”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公開報告中認為,從成本結構占比來看,電機、傳感器、減速器、絲杠是成本占比較大的核心零部件。根據覓途咨詢《2024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白皮書》數據,絲桿、無框力矩電機、減速器、力傳感器、空心杯電機、軸承在人形機器人價值占比分別為19%、16%、13%、11%、8%、5.5%。
上市公司緊抓行業發展機遇
為了更好地抓住國內機器人蓬勃發展的機遇,不少上市公司都積極參與到產業鏈的建設當中。
以人形機器人“大腦”模塊為例,百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9888.HK)、北京地平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平線機器人”,09660.HK)等就有參與其中。據了解,地平線機器人業務名為“地瓜”,面向非汽車的業務(機器人)提供計算方案。“不是做機器人,我們是做機器人的芯片、操作系統、計算平臺的。”地平線機器人CEO余凱日前對外表示。
“身體”模塊則是比較重要的零部件產業鏈領域,例如驅動器、減速器、電池、軸承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有約30家上市公司涉及該產業鏈的業務。
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7.SH)專注于精密傳動領域,涉足光、機、電、液等技術在精密傳動領域的相關應用,在精密旋轉傳動中重點布局了諧波減速器相關技術和產品。該公司董秘辦相關人士日前對外表示,將不斷提升自身在精密傳動裝置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積極探索與行業內優秀企業的合作機會,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在電池板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300750.SZ)、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都有相繼涉足機器人電池業務。寧德時代更是通過自主研發與對外合作的方式加速研發多樣化智能機器人,更好地擁抱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在應用端領域,也就是“集成”部分。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601238.SH)、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9880.HK)、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09868.HK)等都有相繼深入布局機器人業務,形成了應用產品。
廣汽集團早前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廣汽集團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愛民向記者表示,廣汽集團計劃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并率先在廣汽傳祺、埃安等主機廠車間生產線和產業園區開展整機示范應用;2026年實現整機小批量生產,并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