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后,自由貿易港更加受到關注。不僅多個地區持續此前地方兩會掀起的“自由貿易港”熱潮,比如廣州市稱將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上海提出要在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上有新突破等,而且在A股市場上,自由貿易港相關概念股皆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各地爭建自由貿易港是好現象,是推動區域經濟開放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提醒,各地申報自由貿易港應該因地制宜,要著重突出地方特點和前期發展優勢,循序漸進。
自由貿易港現熱潮
自由貿易港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這是我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已經形成了自貿港的初步方案。其中,上海已經明確了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這兩大核心承載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遼寧省政府也已正式將大連申報自由貿易港方案報國務院,并抄報相關部門。此外,廣東也在積極申建自由貿易港。新方案的一個核心就是對接香港、澳門這兩個全球最具開放性的自由經濟體或者自由港,與大灣區戰略規劃聯動探索,打造粵港澳深度融合的組合港。
地方踴躍的背后,看中的是自由貿易港帶來的更大自主改革權,以及對城市地位提升和經濟發展促進的巨大效用。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宏觀來說,自由貿易港作為我國深入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肯定會有不少政策支持。能夠成為貿易自由港的城市,往往就會帶來一定的政策紅利。這種政策紅利,無論是對城市本身還是經濟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好處。
“總體來看,各地爭建自由貿易港是好現象,是推動區域經濟開放發展的重要機遇。”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由貿易港建設促進地方的營商環境、基礎設施、開放措施的進一步優化,推動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
自貿試驗區對地方經濟的拉動效應明顯。2017年,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的大港,浙江自貿試驗區2017年新增企業超過3000家。據上海海關統計,截至2017年10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4年時間,新增海關注冊企業近1.8萬家,是成立之前海關注冊企業總數的近兩倍。截至2017年11月,上海海關關區進出口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自由貿易港建設
貴在精而不是多
對于自由貿易港的定位,根據《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的提法,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由貿易港的要求更高,這集中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地理功能,自由貿易港更聚焦港口優勢;二是經濟功能,自由貿易港更突出境內關外優勢,要在離岸金融、離岸貿易以及人員往來等方面實現更高水平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認為,建立自由貿易港,首先要基于一個封閉式管理的概念,因此在選址上,具備天然隔離狀態的地區方為最佳,比如舟山、廈門、海南島。但綜合來看,最有望率先獲批自由貿易港的地區應是上海。因為上海有著出色的駕馭改革開放的能力,并能夠通過開放總結優質經驗進而指導全國。
白明也認為,首批自由貿易港落地上海概率大。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城市軟硬件配套,以及自由貿易區經驗來看,上海處于設立自貿港首批的隊伍概率較大。廣東、浙江是首批也有較大可能性,浙江舟山不僅是自貿試驗區,也是大宗商品集散地;廣東則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優勢。這兩個地方又有自貿區基礎。
在江瀚看來,首批自由貿易港試點從原先的自貿區進行切入的概率可能會更大。江瀚還提醒,各地申報自由貿易港應該因地制宜,要著重突出地方特點和前期發展優勢,循序漸進。
霍建國指出,自由貿易港建設應貴在“精”而不是“多”。必須強調,要避免各地在競逐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新模式上的盲目攀比。希望各地不要將目光僅停留在對于開放形式的探索甚至炒作上,應注重開放的內容。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