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目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估值優勢將會吸引外資持續流入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進入11月份以來,外資一改往日“謹慎”避險態度,借道滬股通、深股通,北上步伐明顯加快。
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截至昨日,滬股通資金累計凈流入249.06億元,深股通資金累計凈流入133.47億元,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382.53億元。其中,僅11月2日當天,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179.01億元,約占11月份外資凈流入資金的47%。而從今年以來的情況來看,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A股規模已達2997.9億元。
昨日,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金達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外資再次堅定入市,主要得益于資本流出壓力的緩解,使A股市場對外資吸引力有所提升;此外,還與外匯風險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有關。
金達萊進一步解釋稱,當下,A股市場宏觀基本面變化較小,主要是受政策面影響較大。一方面,受益于10月份以來國內擴大中小企業信貸、再融資修訂、并購重組重啟、化解股權質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解決民企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使實體經濟流動性和A股市場流動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則受益于中美貿易摩擦擔憂的緩解。總的來說,隨著A股估值底部的逐漸清晰,預計未來北上資金仍有流入的空間。
事實上,隨著A股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外資已然成為A股市場的又一重要資金來源。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外資(北上資金+QFII)共計持有A股市值1.28萬億元,約占A股流通市值的3.24%。
“隨著2018年年底滬倫通等擴大對外開放工作的落實,以及2019年A股納入MSCI和英國富時指數權重的提升,由于目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底部,預計其估值的相對優勢將會吸引外資持續流入。”金達萊分析稱,除此之外,在后續人民幣貶值空間并不大的背景下,隨著美國經濟的回落以及美聯儲加息進入后半段,預計美元指數對人民幣造成的壓力將進一步減小,由此,受外匯導致的外資流出壓力也將減小。
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只要國內經濟沒有出現明顯下滑、國內改革不斷推進,預計未來海外資金對國內市場的風險偏好將會逐漸修復。疊加目前外資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仍然較低,因此,未來外資持續流入A股的大趨勢將不會發生大改變。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