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沈明:政府工作報告將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列入今年工作任務的清單。那么,應如何通過貨幣政策、信貸手段,增強銀行放貸能力,切實解決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本報記者 朱寶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改革完善貨幣信貸投放機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
“這意味著利率工具并沒有被排除在政策工具箱之外。”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金融去杠桿導致銀行表外融資大幅萎縮,加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增加銀行表內信貸投放是央行過去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而這個任務的核心就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他進一步解釋,目前從全社會角度來看,流動性困難已經過去,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民營和小微企業的結構性融資困難。因此就需要央行在綜合運用傳統和創新型工具的基礎上實施流動性的精準投放和有針對性的降低融資成本。
唐建偉表示,未來貨幣政策的重心仍在疏通政策傳導渠道,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實現“精準滴灌”。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看來,要完善貨幣投放機制,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把充裕的流動性傳導到實體經濟端,讓銀行信貸投放持續穩定增長;二是優化投放結構,更加精準地支持小微、民營企業這些薄弱環節。
那么,未來央行是否將繼續擴大寬松力度?對此,章俊表示,首先,前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加大穩增長力度已經開始帶動經濟基本面企穩,政策面可以觀察一段時間來等待政策效應的釋放,不必急于增加政策的力度;其次,如果說去年國內經濟增長層面出現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悲觀情緒通過金融體系向實體經濟的投資和消費層面的傳導,那么,今年這種悲觀情緒的扭轉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帶來投資和消費的改善。
“就年內穩增長政策取向而言,需要考慮到這種情緒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影響和傳導效應,從而在政策寬松的力度方面有所把控,避免出現政策超調。”章俊說。
另外,美國經濟和美聯儲政策取向依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如果未來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可能會導致美聯儲政策重新回歸“鷹派”,屆時可能會對國內的貨幣政策形成一定制約。
他同時判斷,年內繼續降準的概率依然存在,但降息的必要性不大,降準的形式更多是置換性降準而非普通全面降準,目的更多是從釋放中長期低成本資金來推動實體經濟融資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13:25 | 智度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
13:20 | 靈均投資試水AI應用 探索名片場景... |
11:57 | “軍工”行情點燃!302132,成交額... |
11:53 | 甘肅證監局扎實推進常態化走訪 助... |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