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環創新圈”到“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從一個個創新達人到創新項目陸續落地,佛山正以創新為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佛山,位于廣東省中部,是中國最重要的制造業中心。作為依靠草根經濟、民營經濟崛起的佛山,被認為是觀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坐標。
佛山正充分發揮交通和區位條件優勢,依托雄厚的民營經濟和制造業基礎,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也呈現出清晰的戰略思維和路線圖。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背景下,佛山企業是如何看待創新?如何實施創新?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多家佛山本土企業,探究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創新趨勢。
在市場需求中
尋找創新源泉
說到佛山,不能不說到它的產業結構,家電、陶瓷、紡織服裝、家居制品等消費品領域乃佛山經濟鮮明的特征,與此同時,與傳統中心城市依賴于國資與外資不同,佛山的工業主要由民營資本推動。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佛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935.88億元,其中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0%以上,是珠三角城市中名副其實的民營經濟大本營。
產業形態集中于消費品,以民營經濟為主,這兩大特征讓佛山企業對市場十分敏銳,能夠根據市場信號做出及時的策略調整。
從市場需求出發,通過新產品、新模式解決市場的痛點,也正是不少佛山企業主要的創新路徑。
嘉騰機器人是機器人領域崛起的“新星”,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產品多次挺進漢諾威工博會核心展區,其中,公司推出的“大黃蜂”機器人曾奪得世界設計界的奧斯卡大獎——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成為佛山智能制造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嘉騰機器人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嘉騰機器人副總裁陳洪波向記者透露,嘉騰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公司主要是替外企做治具設計加工,期間通過成功研發出合成石材料積累了公司的第一桶金。2005年,在與客戶的交流中,公司發現車間貨物搬運工作耗費不少人力資源,這已經成為多數企業面臨的發展“痛點”。
通過市場了解諸多中小企業發展痛點,嘉騰敏銳地發現智能化將成為制造業發展的趨勢,搬運機器人(AGV)未來將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于是,公司果斷進軍無人搬運機器人行業,開啟了嘉騰奔往機器人產業的大道。與此同時,依托市場需求,嘉騰不斷對產品進行創新,滿足市場的需求,解決客戶發展的痛點,成就嘉騰的不斷發展。
同樣在滿足市場需求中實施創新的佛山企業還有科達潔能。科達潔能是一家以生產制造陶瓷、石材、墻體材料、節能環保等大型機械及機電一體化裝備為主,并從事陶瓷、石材整線工程建設和技術服務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指出,隨著國家對制造業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陶瓷行業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行業內共同面對的問題。為了突破大規格陶瓷板發展的技術瓶頸,助力陶瓷行業向節能減排、綠色環保轉型升級,科達潔能針對大規格陶瓷板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技術創新與研發,如推出項目產品大規格陶瓷板拋光線,并自主研發Extenller1600輥壓成型系統,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的痛點。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市場觸覺敏銳的佛山企業自然深諳此道。
不過,在人才的引進方面,不少佛山企業也遇到了困難。科達潔能相關負責人就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發展亟需兩種類型的人才——中高端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在順德區政府的多種高層次人才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包括人才房政策、薪酬補貼政策等,中高端層次的人才在引進方面相對比較容易,相反,技能型人才的引入困難重重。雖然科達潔能已與多個職校、技校成立聯合培訓班,但收效甚微。希望政企之間能夠通力合作,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灣區建設
人才融合是關鍵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融合”也是關鍵詞之一,人才融合就是其中之一。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佛山企業面臨的創新人才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佛山作為“最強工匠”,制造業基礎雄厚,可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實現產業互補、互利共贏,企業也將從中受益。
佛山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佛山正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協調,加速資源的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推進區域整體融合發展。
其中,與廣州的深度融合方面,佛山將加強廣佛產業配套協作,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共同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與深圳的深度融合方面,佛山要鞏固和提升全球制造業基地的地位,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必須主動承接深圳市外溢的相關產業和功能,推動佛山和深圳在技術、產業等方面的融合發展。與香港的深度融合方面,佛山將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系人”的作用,為香港的創新資源、現代服務業等提供發展平臺和空間,拓展“香港服務+佛山貿易”,加快構建“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發展格局,共同參與全球競爭。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深度融合方面,佛山將發揮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龍頭地位,與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加強裝備制造產業的合作,共同推動區域間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8年底,佛山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58家,新增5家境內外上市企業,在廣東省內排名第三。“企業上市之后給那些仍未上市的企業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公司治理也越來越規范。”佛山市金融局副局長謝何說道。據悉,佛山將加強資本市場合作,特別是進一步加強與港交所的聯動,發揮境外資本市場門檻低、審核速度快的優勢,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境外上市。此外,佛山也鼓勵上市企業或龍頭企業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推動企業走出去開展并購重組。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