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定調新時代中國的對外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歷史畫卷中,資本市場無疑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只有29年的發展歷程,但資本市場卻以“高鐵”的速度一路穩健前行,為全球資本市場注入源頭活水,增添新生力量。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既是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成果,也是展現大國自信與大國胸懷的必然選擇。”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感觸頗深。
“中國資本市場從封閉到開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中國最早期投資者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B股、H股到QFII、RQFII、QDII,到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再到A股相繼納入MSCI、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國際指數,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外資準入門檻進一步放寬,資本市場全方位開放的巨大變革,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駛入”加速開放的新時代。
QFII開啟
外資進入A股的首條通道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企業就已經開始“走出去”,通過境外資本市場IPO或發行DR進行外幣融資。同時,在“引進來”方面,滬深交易所推出專供境外投資者參與的B股市場,分別以美元或港元計價,這也為本土企業籌措外幣資金提供了便利。
但董登新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引進來”則是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業務的開啟。QFII制度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
2003年7月9日上午10時15分,瑞士銀行通過申銀萬國QFII業務專用席位投下第一筆買單,購買寶鋼股份、上港集箱、外運發展和中興通訊4只股票。QFII第一單不僅登上各大財經媒體的頭條,而且帶動了行情上漲。
“從2003年第一單到現在已經16年的時間,瑞銀QFII額度也從最初的3億美元增長到目前30多億美元。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也迎來了‘黃金十年’”,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感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迅速。
房東明表示,QFII開啟了資本市場的開放進程,隨后,RQFII推出,滬港通、深港通陸續開通,以及A股納入MSCI以及富時羅素國際指數,可以說中國資本市場已放到了全球市場的版圖上。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QFII總額度為1500億美元,共有309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獲批額度1011億美元。此外,RQFII制度從我國香港擴大到19個國家和地區,總額度19400億元人民幣,共有233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資格,獲批額度6467億元人民幣。
QFII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不僅僅是海外增量資金,更重要的是開通了一條海外資本了解中國資本市場的通道!
“我們服務的都是全球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過去16年,海外投資者從不了解中國資本市場到逐步了解,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特別是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海外投資者進入也越來越方便,投資中國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房東明表示,更多的海外機構通過QFII渠道了解中國資本市場,而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提速也讓更多的海外投資者更加關注中國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通”向國際
如果說QFII開啟了資本市場的開放進程,那么,“滬港通”和“深港通”“滬倫通”則是中國資本市場“通”向國際的重要橋梁,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標志A股市場對外開放邁出了關鍵一步。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雖然滬港通邁出很小一步,但它將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想象力。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啟動。這是在滬港通運行兩年多后,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董登新認為,經由“滬港通”和“深港通”渠道進出A股市場的境外投資者,其種類和身份更包容,甚至可能包括部分國際游資,因此這一投資者群體雖仍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卻更具活力及風險意識。
2019年6月17日,滬倫通在英國倫敦正式啟動。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為默表示,滬倫通讓中國和英國可以更加緊密合作,更好地體現資本市場全球化的重要性。
“滬倫通正式啟動對中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發展具有中長期的重大正面意義。”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周文群對記者表示,對國內投資者來說,滬倫通可以使他們接觸到在倫敦上市的公司,擴大投資范圍,提升投資的多元化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國投資者了解海外大型企業的治理經驗,提升未來的投資決策質量。
中國交易所走出去也實現了突破。2015年10月29日,由上交所、中金所和德交所出資成立的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正式成立。該交易所主要滿足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的投融資需求,成為境內資本市場在境外的重要延伸和補充。2017年2月20日,滬深300指數ETF期貨合約在中歐交易所上線交易;2018年10月24日,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D股在中歐交易所掛牌交易。
A股受到全球資本青睞
伴隨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認同感和參與度進一步提升,A股成為全球資本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6月1日,234只A股股票首階段納入MSCI指數,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版圖進一步延伸,A股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
談到A股納入MSCI這一年來的變化,MSCI明晟亞太區執行董事兼中國研究主管魏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納入MSCI后,最直接的變化是國際投資者可以較大規模地參與中國A股市場了。
魏震指出,跟蹤MSCI的國際機構投資者都是質量比較高的投資者,他們此前對中國A股市場并不了解,對A股市場也沒有切身體驗。經過A股納入MSCI一年的體驗,他們從關注宏觀經濟基本面到交易個股,體驗感覺都很不錯,對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加深了了解。
“我們也看到,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速度越來越快,步子越邁越大,高層對開放的態度也非常堅決。”魏震表示,越來越多的開放舉措也幫助中國資本市場補上了制度短板,這些舉措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更快融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數據顯示,自MSCI宣布納入中國A股以來,新開設的滬港通/深港通賬戶超過5600個,北上投資組合總值增加了840億美元。
A股納入MSCI只是一個開始,2019年6月21日,另一國際知名指數——富時羅素全球指數又“慕名而來”。這充分體現了國際投資界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和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支持與信任,為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注入了正能量!
此外,2019年4月1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之一的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BGAI)宣布正式將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納入其指數。
“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配置需求強烈,它們或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助推器。”董登新表示。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蹄疾步穩
“經過29年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李大霄表示,未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開放速度會超出市場預期。
日前,證監會發布一攬子對外開放的務實舉措。包括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允許合資證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東實現“一參一控”、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準入限制、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以及擴大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拓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渠道等等。
可以看出,不管國際市場如何瞬息萬變,監管部門堅定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決心都沒有改變。
董登新認為,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系列舉措,已贏得國際投資者的普遍認可,更重要的是,中國股市和債市規模均已位列世界第二,國際資本已無法拒絕中國市場。
對于只有29歲的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而言,對外開放是其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重要一課,而這一課的內容將貫穿資本市場成長的全過程?,F在,只是開始;未來,更值得期待!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