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資金價格指標上演“過山車”式行情。分析人士指出,在跨季后,資金面回暖勢頭明朗,預計10月中上旬市場資金面將處于較寬松狀態,下旬資金面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央行流動性操作,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將是看點,預計10月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會小幅下移。
季末效應勉強完成“打卡”
9月末,銀行間資金價格指標普遍走高,在季末效應影響下呈現典型的脈沖現象。比如,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1,9月29日加權價為1.23%,創7月8日以來最低值,9月30日加權價達2.66%;9月30日,更有代表性的7天期回購利率DR007的加權價報2.85%,創5月29日以來新高,但就在9月27日,DR007還低至2.38%,亦為7月8日以來最低值。
季末監管考核是貨幣市場無法回避的一大考驗。不過,今年9月的季末效應也僅僅是到月底最后一兩日才有所顯現,無非是在平靜的資金面上激起些許漣漪,沒有改變流動性平穩跨季的事實。從市場機構反饋看,除最后一兩日,9月下旬資金面呈逐日趨松態勢,短期流動性甚至一度相當充裕。
這也可從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方向和力度調整上看出端倪。9月下旬,央行逆回購交易規模從先前的千億元量級逐漸縮減至兩三百億元,從9月29日開始暫停操作。由于投放量不及到期回籠量,公開市場操作從9月25日開始轉向凈回籠資金。眾所周知,央行逆回購操作主要用于調節短期流動性邊際余缺,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下降并轉向凈回籠,恰恰說明市場上流動性供求好轉,對央行流動性支持的需求下降。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可能與全面降準資金釋放到位有關,另一方面得益于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的支持。
資金面轉暖無懸念
往后看,資金價格脈沖后的回落不可避免,10月中上旬資金面轉暖相當確定,有望成為四季度流動性寬松的一段時期。
一是因為季末擾動因素消退后,流動性將迎來季節性回暖;二是經過9月中降準和月末財政支出,銀行體系可用資金得到充實,流動性“水位”上漲。9月央行實施全面降準,釋放約8000億元長期流動性,加上季末財政庫款撥付形成的流動性供應,流動性總量應比8月末出現較明顯提升。央行9月29日、30日的公告均指出,季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已處于較高水平。
7月初,市場資金面一度寬松,短期貨幣市場利率紛紛跌至歷史極低位置,其中DR001最低跌至0.84%,DR007最低跌至1.91%。在這背后,季末流動性總量提升與季初流動性自我修復扮演了關鍵推手的角色。
分析人士指出,“十一”假期過后,曾在7月初造就資金面寬松的兩大因素同樣存在,加上現金回流銀行體系的助力,10月中上旬資金面趨寬松前景明朗,貨幣市場利率有望下行,尤其是那些在9月底上行比較明顯的期限品種。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十一”假期后,銀行體系將面臨央行逆回購集中到期與存款準備金補繳等影響,資金面回暖趨勢比較明確,但貨幣市場利率跌破7月初低點可能性不大。
10月TMLF操作很關鍵
由于是季度首月,10月往往是稅收大月,下旬財稅清收入庫易引起流動性波動,應是當月流動性面臨的最大擾動因素。稅務部門明確,因10月1日-7日放假7天,10月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24日。根據以往經驗,大約從21日開始,稅期因素對流動性擾動將加大。
按目前形勢看,預計外匯因素也會給10月流動性供求帶來一定影響。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24.31億美元。另外,政府債券發行繳款也會推高10月財政庫款規模,但10月已進入傳統發行淡季,預計政府債券發行量不大。綜合考慮,天風證券固收研究團隊預計,10月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會面臨一定缺口。在這一局面下,10月下旬資金面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央行流動性操作,而定向降準的實施和TMLF操作是兩大看點。
央行已透露,9月宣布的定向降準措施將在10月、11月分兩次實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央行通常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進行TMLF操作,因此10月第四周央行大概率會開展TMLF操作。由于適逢本月稅期高峰,又臨近月末時點,10月這一次TMLF操作變得相當關鍵,預計屆時央行將通過TMLF和逆回購組合操作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
總體上看,10月資金面大概率會呈現中上旬偏松、下旬略緊的變化,資金面仍將以合理寬松為主要特征。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三次例會進一步確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明確宏觀調控轉向“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此次例會也強調“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經濟仍存在韌性、物價面臨結構性上行壓力情況下,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不可過于寬松,短期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等政策利率下調可能性不大,而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空間在相當程度上將受限于政策利率的穩定,預計10月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會在9月水平上有所下移,但幅度不會太大。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