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城市化2.0將給各行各業帶來商業模式的顛覆性變化。比如,對于從事基建的5G網絡建設以及5G上下游板塊提供半導體、芯片、軟硬件解決方案、云服務的企業有很大利好。”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1月6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半導體行業方面,中國對海外先進的芯片依賴程度相對較高,下一階段這一行業會涌現出很多本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企業。
根據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城市化2.0:智慧都市群》,中國將領先全球智慧城市和城市群發展。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從目前的60%上升到75%。
緣何能領先全球智慧城市和城市群發展?這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其一是世界上最長最快的高鐵系統,力助實現城市群的“1小時生活圈”;其二是部署先進的5G網絡支撐產業物聯網和電商的高度滲透,為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三是雄厚的人力資本,數百萬高校畢業生和快速發展的職業培訓滿足了高附加值制造業和服務業的人才需求。
而推進城市化2.0帶來的金融穩定風險可控。首先,考慮到中國現有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筑牢根基,對大規模投資的需求減少。同時,智慧超級城市建設的三大支柱——信息基礎設施、高速鐵路和智能電網每年所需投資總計將會低于2000億美元,僅相當于過去五年中國每年基建投資的10%。其次,地方政府融資從影子銀行轉為專項債券發行,同時市場改革可能吸引更多民間資本,融資更加透明。第三,信息基礎設施和高鐵的資產質量相對較高。
隨著中國持續改善基建融資結構,產業數字化、智慧城市發展等領域將提供更優質的投資機會,同時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未來將吸引更多外資。流入中國股市和債市的潛在外資將為中國的整體國際收支和人民幣匯率提供長期支持。
“接下來城市化的方向是中東西平衡發展,比如西部開發、東北振興,而且更多重視長江中下游、珠三角大的都市圈。”邢自強說,同時,通過結構改革,如戶口改革、科技創新、打造智慧城市等,來抑制大城市病。“如果要實施這些措施,結構性改革和新一代的基建投資做到位的話,到2030年中國可能會出現五個平均人口達1.2億的都市圈、城市群。”
他進一步解釋,基建投資方面,“八橫八縱”的鐵路干線網已經建設完成,現在建設的是“毛細血管”,即高速通勤鐵路,使得人口不至于依賴單一的一個大城市,而是一整圈都市群。在這過程中,預計中國城際鐵路發展會從當前2000公里上升到2030年的1.7萬公里。
“城際鐵路還是屬于傳統基建,更重要的是新基建,比如數字基建,包括5G、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速公路等,投資比較多。尤其是5G周期總投資的量級差不多在3萬億元,可以幫助打造智慧城市、數字城市,使得城市越大、人口越多但管理起來會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更環保。”邢自強說。
(編輯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