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1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如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為會議重心。對此,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認為,本次會議釋放出三大積極信號。
第一,精準施策,對癥下藥激活動力。對于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言,中小企業既是吸納就業、保障民生的安全墊,更是活化經濟微觀基礎的催化劑。針對于此,本次會議不僅抓住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關鍵問題,更是對該問題的核心癥結進行了精準部署。
從頂層來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旨在從源頭上消除部分貨幣政策工具對中小金融機構、中小企業的“價格歧視”。從基層來看,“對金融機構履行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主體責任形成有效激勵”,力求在業務終端削弱信用投放的順周期性,打通“寬信用”的最后一公里。從渠道來看,“拓寬優質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則有利于跨越新經濟與間接融資體系的結構錯配,加速新舊動能的轉換。
“綜合來看,上述部署有望精準發力,通過疏通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長遠地激活中國經濟的微觀活力。”程實說。
第二,多策并舉,經濟“增質”上行可期。從全局來看,本次會議是中國經濟政策組合拳的重要一環。在總量層面,1月份專項債加速發行,積極財政對經濟的托底作用增強。降準如期而至,保持了流動性的總體充裕。在結構層面,本次會議以改革的方式發力,有望促使積極財政的外溢效應和流動性的充裕供給更多地惠及中小企業。這一組合兼顧了總量的穩健和結構的優化,平衡了短期的增速和長期的潛力。
“由此,我們維持此前預判,中國經濟一季度將企穩向好,2020年中國經濟將在守住增速底線的同時,進一步鞏固發展質量的上行趨勢。”程實表示。
第三,重心調整,驗證風險形勢改善。不同于2019年的第六次、第九次會議,本次會議并未再次強調“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堅決阻斷風險傳染和擴散”。這表明,得益于此前果斷有力的政策干預,中國金融體系已經穩步走出了2019年年中的信用分層沖擊和年末的流動性短缺隱患,風險壓力實現系統性改善。
“基于此,中國金融政策的重心已從‘防風險’轉向‘穩增長’和‘促改革’,未來相應的政策空間有望顯著擴展。”程實說。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