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揪心。在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很多企業正在加班加點,一箱箱口罩,一臺臺監護儀、呼吸機源源不斷從生產車間走向海外;一些科技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或研發試劑盒馳援,或幫助建設“火眼”實驗室……珠三角企業的緊急動員,為全球抗疫注入“硬核”力量,也為自身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基本盤打下堅實基礎。
加班加點緊急生產
3月31日下午,幾輛滿載呼吸機的運輸車從亞洲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基地——邁瑞醫療深圳光明工廠駛出。幾個小時之后,這些緊缺的醫療設備搭機飛往意大利,緊急入駐當地醫院的病房。
“從今年春節起,我們便開始加班加點生產,工人24小時輪流上崗。”邁瑞醫療光明制造基地負責人景軍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為了最大程度擴大產能,公司緊急通過擴招、抽調等方式,將基地生產員工從2000人增加到4000人,一些高管自發到生產線幫忙擰螺絲、貼標簽。從今年1月22日到現在,邁瑞共生產近13萬臺設備,其中國內銷售8萬余臺,海外銷售4萬余臺。
生產線馬力全開,員工熟練操作……在東莞松山湖,利發愛爾空氣凈化系統有限公司的口罩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在工人嫻熟的操作下,一只只N95口罩走下生產線。該公司口罩生產線負責人李世春介紹,為了助力抗擊疫情,工廠春節前便提前復工,公司過往日產5000只口罩的產能目前已提升到40000只。
隨著疫情在多國不斷蔓延,越來越多的珠三角企業加入到全球抗疫的隊伍中。他們緊急啟動,火速開工,向外界展示了高效的動員和生產能力,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訂單。
據統計,廣東省研發生產新冠病毒防治技術、產品的相關高新技術企業有100多家,其中藥物類企業65家、病毒檢測試劑類企業15家、疫苗類企業8家、消毒殺菌類企業2家、專用口罩類企業16家。
“目前,我們的數萬臺設備正在有序分批發往全球。”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告訴記者,從訂單來看,呼吸機需求已遠超全球市場現有容量。3月以來,公司陸續收到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的采購訂單。其中,意大利政府緊急向邁瑞采購了近萬臺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根據目前全球疫情的蔓延情況,預計陸續還會接到更多來自全球的訂單。
科技戰“疫”緊跟大勢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海外疫情還在擴散中。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發現,3月中旬以來,珠三角一些科技企業緊跟疫情變化,發揮自己的專長,從服務國內轉向助力國際戰“疫”:
——幫助建設“火眼”實驗室。當地時間3月25日,瑞典卡羅琳卡醫學院與華大集團聯合宣布,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共建萬人級別新冠檢測多組學檢測實驗室。這被外界稱為升級版的“火眼”實驗室。此前,在國內疫情防控中,華大集團僅用5天時間便與湖北武漢當地合作建起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的“火眼”實驗室。
——增援檢測試劑。3月13日,達安基因派出人員攜帶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核酸提取儀、生物安全柜等設備及耗材共計100余箱物資,奔赴伊拉克進行新冠防疫支援工作;截至目前,華大的檢測試劑盒國際訂貨量接近80萬人份,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已陸續運抵泰國、阿聯酋、埃及等地;珠海麗珠試劑生產的50萬人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近日在海關報檢出口,將從深圳搭機直奔捷克,助力當地人民抗疫。
——出口無人機“參戰”。在此前國內的疫情防控中,大疆無人機在空中消殺、遠程測溫、遠程監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這一經驗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海外國家借鑒。
“海外學習國內抗疫經驗的時候,也關注到了無人機技術。大疆的產品體系和服務網絡是行業里最完整最有經驗的,當然出貨量也是最大的,所以都在采用大疆的無人機。”大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產業鏈條緊密相連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國。攜手抗疫讓很多人再次認識到“世界工廠”和全球產業鏈緊密相連。
一方面,隨著疫情的擴散,海外訂單越來越多飛向珠三角,“世界工廠”巨大的生產能力,正變成口罩、呼吸機、監護儀、試劑盒等緊急抗疫物資。另一方面,珠三角不少企業反映,供應鏈的完整是當前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備料以前是采購部門負責,春節以后都是我親自在跑。”深圳亞輝龍生物董事長胡鹍輝說,公司的拳頭產品化學發光測定儀用于新冠病毒的檢測,獲得了歐洲大量訂單。這一器械的生產需要用到美國、日韓企業不少零部件,為了保障產業鏈供應,他甚至會驅車數百公里到東莞、佛山等地尋找外商在國內的工廠直接拿貨。
邁瑞同樣如此。景軍剛說,邁瑞有一部分原材料來自海外,雖然公司為此有針對性地做了備貨,同時尋找新的可替代資源,但目前原材料問題仍限制了產能的進一步擴張。
“我們從未如此感受到大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希望國外供應早日恢復正常。”景軍剛說,企業能做的是加快復工復產,首先保證自己不掉鏈子,這也是在維持全球產業鏈的完整、穩定。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說,珠三角企業的緊急動員既有力地幫助了全球抗疫,體現出中國企業的擔當,也為自身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基本盤打下了堅實基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