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快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十六條具體措施。
在這些措施中,除了有關交通、能源等諸多新基建和傳統基建的舉措外,還有諸多針對西部資本市場的相關措施。“這對于包括陜西在內的西部地區的上市企業和擬上市企業來說,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都將是利好,尤其是基建板塊將會率先受益。”開源證券資深投資顧問劉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意見》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這意味著,未來15年內,西部地區的發展將會進一步提速,開發的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陜西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發展咨詢中心主任張寶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基建領域將率先受益
“在此次發布的《意見》中,有多條措施都涉及基礎建設方面,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相比東部地區,還比較落后,部分區域在交通、水電等方面的差距很大。”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金融制度與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李富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意見》的具體措施中,基礎建設相關描述最多,比如成都重慶西安樞紐城市建設、運輸通道建設、川藏鐵路等工程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建設、西電東送建設等。
“加大開發力度,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發展速度,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是目前西部地區的首要問題。”張寶通表示。
“同基建相關的產業和企業將會率先受益。”劉浪認為,從當前看,疫情后的經濟恢復,投資的刺激是必不可少的,從長期看,包括陜西在內的西部地區的大開發大投資將會使相關板塊受益。
“同時,西部地區作為‘一帶一路’的腹地,涉及內陸港建設、物流、交通、輸配電、倉儲等方方面面,在基建上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西安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裝備制造業作為陜西的主導產業之一,陜西的裝備制造業門類齊全、結構層次高,陜西可著力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總裝備部’,以中國西電、法士特、陜汽這些龍頭企業為引領,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西部裝備制造業研究所所長曾昭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物流、倉儲等相關領域的發展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單元莊表示,目前西安港已經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形成了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新金融、文化體育、臨港經濟五大主導產業集群,“隨著《意見》的實施,西安港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并將帶動相關產業和企業的發展。”
“像環保、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旅游、大健康等相關產業也將受益。”單元莊表示,得益于西安的科技資源優勢,西安在大數據、人工智能、芯片等新興產業上有較多布局,有些方面甚至還高于東部水平。
而在環保領域,西安也有中再資環、中環裝備等上市企業。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國際醫學也早也開始布局。作為文化旅游大省,陜西有陜西旅游、西安旅游、西安飲食、曲江文旅等諸多文旅類相關企業。
“陜西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目前沒有一家農業類上市公司,陜西要緊抓政策機遇,推動農牧業的深加工,提升價值,才能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李富有表示。
“如何緊抓政策機遇將企業做強,將產業做大,因地制宜打造區域重要支柱產業,形成規模,是陜西接下來面臨的問題。”單元莊稱。
加碼資本市場
“之前西部大開發的相關政策中,也有關于資本市場的相關表述,這次再次重申,并進一步加大力度,體現了高層的重視。”劉浪表示,同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此次《意見》的出臺,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要緊抓政策機遇,加速發展。
《意見》提出,提高西部地區直接融資比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發行上市融資、再融資,通過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融資。西部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并購重組等適用綠色通道政策。
“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而且資本市場對區域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當前,陜西省以及西安市和其他地市目前都在積極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都出臺了激勵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意見》的出臺,將會進一步加快陜西資本市場的發展。”陜西智庫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一帶一路”(西安)國際資本交易中心科研組長單英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資本市場發展方面,西部地區的問題是上市公司數量少,上市公司整體實力不強,對于陜西來說,一方面要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另一方面,也要用好政策,提升現有上市公司的質量,像再融資、重組并購等。”李富有表示,尤其要用好《意見》中相關的產業、財稅、金融等相關政策。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