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成立30周年。四十不惑和三十而立在2020年的交匯,映射了奇跡“漁村”與資本繁榮共襄“改革開放”盛舉的歷程。
暢想明天,深圳已經將目光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最強。產業新興度才是未來區域競爭的關鍵所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密碼,用好資本“東風”,新經濟“千樹萬樹梨花開”可期,深圳“二次創業”征途也將更平坦。
騰飛的翅膀
“從某種意義上說,無深圳資本市場,就無深圳的今天。”深交所第一任副總經理、主要籌建者禹國剛如是說。剖析深圳速度,資本市場或是苦苦尋覓的增長密碼。
30年來,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源地之一,深圳孕育了中國第一批上市公司,一直以來,深圳本地企業依托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優勢,從最早的“老五股”發展至目前的315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形成了舉足輕重的“深圳軍團”,有力地支撐全國和深圳的建設發展。
由于深交所坐落在深圳,本地企業上市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315家深圳A股軍團中,有280家公司是通過深交所這一平臺登陸資本市場的,占比高達89%。30年來,依托深交所,280家深圳A股上市公司通過IPO、配股、增發、可轉債、優先股等多種手段,累計獲得1.11萬億元的資本金。
資本市場把企業搞活了,也把經濟搞活了。統計顯示,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5萬億元,相當于同期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73%。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總結道,“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本市場是深圳特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從建立新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和第一家股份制上市銀行開始,30年來資本市場在股權融資渠道、融資成本控制、公司治理規范、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價值實現、市場競爭觀念等多種渠道極大促進深市上市企業的發展,從而帶動了深圳特區經濟發展。”
資本的賦能
當年“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讓世界驚訝,現在,持續提升的“深圳質量”更令人矚目。時至今日,“中國硅谷”“創新中心”已經成為深圳的新名片。
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轉變,離不開創新,而創新驅動則離不開資本的賦能。
“我常說深圳有兩只輪子,一只輪子是深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第二只輪子是深圳有諸多的高新科技企業,因為有深圳資本市場的支撐,所以深圳的高新科技企業質量數量在全國都是居于上游的。”禹國剛表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課題組發布《中國城市資本活力指數報告(2019)》,報告顯示,深圳是資本活力最強城市。其中,深圳的“規模指數”比不過北京,和上海持平,但因產業新興度排名更前而超過了這兩個金融重鎮。
“以深交所為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和深圳高新科技企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形成了金融與科技同飛、繁榮與穩定一色的深圳特區經濟現狀。”田利輝指出。
田利輝解釋,發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是我國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由之路。由于高新科技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高和風險高的特點,需要通過股權投資投入大量的資金、資源來促進科技創新進而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因此以深交所為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深圳高新科技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撐。
田利輝進一步指出,高新科技企業上市和持續交易,吸引大量投資者積極參與,分享高新科技發展的紅利,促進了深交所為主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長期繁榮發展,讓深交所在三十年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長為世界前十大證券交易所。深圳也成為了最具資本活力的中國城市。
如果說,產業升級是資本市場帶動深圳提升了其“面子”,而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落地生根、培養企業家精神則是資本市場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深圳的“里子”。
在田利輝看來,上市和交易的過程不斷推進深圳企業公司規范治理。另外,企業家精神不僅是一種口號,而且需要予以資本化。資本市場通過市場定價實現企業家價值,有力推動大批優秀企業家的涌現。在參與資本市場的交易過程中,企業和投資者形成了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理念,推動了深圳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嶄新的使命
在深圳“二次創業”新的起點,中國證監會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今年6月份公布了創業板改革的全套正式文件,這標志著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政策框架正式搭建完畢,創業板將進入按新規則體系運行的2.0時代。
以股票發行注冊制為主線的創業板改革,不斷向市場化、法治化推進,是資本市場改革歷程中的重要一步。改革后的資本市場應該如何助力深圳書寫新的傳奇呢?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表示,對于深圳而言,首先應當充分發揮深交所優勢,加快完善資本市場體系。其次,深圳應當擴大風投市場規模,為初創型企業提供更便利的融資環境,培育大灣區內更多“科技獨角獸”企業崛起。此外,深圳目前已形成了較好的金融科技基礎,未來可以繼續開展前瞻性布局。
“發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是我國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由之路”,田利輝表示,深交所創業板迎來了注冊制,注冊制是監管重心的后移和監管制度的升級。注冊制改革應該形成制度紅利,應該引發私募股權資本的大爆發,應該形成高新科技企業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局面,應該形成中國股市長期緩步向上的慢牛新格局。深圳需要運用好“資本”這一工具,深圳資本市場需要運用好“注冊制改革”這一機遇,形成撬動深圳經濟可持續高增長的新杠桿。深圳資本市場要在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上市公司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并購重組服務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提升公司治理服務國企改革等領域開拓創新,做出貢獻。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