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開始,一系列重磅經濟金融數據將陸續公布,包括8月份的金融數據、社融規模、CPI、PPI、外貿數據……
那么,到底8月份的宏觀經濟“成績”表現如何呢?小編就此邀請多位專家并結合機構預測,為讀者們提前“透露劇情”。
信貸數據以結構性寬松為主
大概率好于去年同期
隨著8月份金融數據和社融數據即將出爐,小編綜合多位專家及機構的預測情況來看,8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均值或約1.2萬億元,預計新增社融規模均值約2.75萬億元。
在新增信貸方面,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認為,8月份新增信貸預計在1.1萬億元左右,支撐因素在于基建和地產投資增速依然能夠保持較高水平,居民和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可能保持較高增速。同時8月份財政融資重回較快增長,配套的銀行信貸也有可能有所增加。但8月份票據融資仍然相對較少,可能拖累整體信貸增長。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預計,8月份信貸數據以結構性寬松為主,企業中長期貸款受益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定位,大概率好于去年同期,居民中長期貸款由于房地產調控有所收緊可能保持平穩。因此,8月份信貸可能為1.2萬億元左右。
聯儲證券投資研究部總經理袁東陽認為,8月份新增貸款較7月份會有明顯回升,大概多增2500億元至3000億元,即達到1.25萬億元至1.3萬億元。究其原因,一是在貨幣政策更注重效率的情況下,結構性“寬信用”將繼續發力,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的支持力度會加大;二是8月份房地產銷售仍然較為旺盛,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有望保持繼續增長;三是從季節性規律看,一般而言7月份新增信貸較6月份回落后,8月新增信貸又會重新回升。
在社融增量方面,陶金表示,8月份地方債發行量接近5月份高峰,有望帶動社融規模走高,同時信用債發行也保持同比多增。總體上,8月份社融或新增2.5萬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在央行保持流動性工具凈投放的狀態下,8月整體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明顯加快,Wind口徑下政府債凈融資1.2萬億元以上,而信用債發行也較7月有較明顯提升。整體看,疊合對非標融資規模及企業在股票市場融資規模的判斷,預計8月份社融凈增約2.62萬億元。
天風證券研報預計,8月份社融新增規模或將達到3萬億元,去年同期為2.2萬億元,今年7月份為1.69萬億元,多增部分主要來自政府債券。
CPI同比漲幅或重回下行通道
PPI繼續修復
對于9月9日即將發布的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截至目前,已有25家機構進行了預測。
總體來看,機構預測8月份CPI同比增長最小值為1.5%,最大值為4.4%,預測增幅均值約為2.4%;預測PPI同比增長最小值為-2.3%,最大值為1.6%,預測均值為同比下降1.8%。
小編梳理發現,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在年初1月份為5.4%,達到高點后持續回落至5月份的2.4%。隨后6月份、7月份再次回升為2.5%、2.7%。按照25家機構預測的均值來看,8月份CPI同比漲幅大概率重回下行通道。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預計8月份CPI回落至2.4%附近,盡管食品價格環比上漲,原油價格緩慢修復,但翹尾因素的下行仍然占據主導,拖累CPI重回下行通道。
據浙商證券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豬肉價格維持高位。8月份農業部口徑豬肉批發價保持在50元/公斤附近,環比7月份小幅上漲。三季度是豬肉消費旺季,需求對于豬肉價格有一定支撐;供給方面,持續強降雨影響屠宰和運輸,生豬供給受到一定抑制。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對小編表示,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一方面,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持續穩健回升,供給恢復速率雖慢但已顯著好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豬肉需求雖已顯著回升,但難以強于去年同期水平。另外,豬肉面臨較大上漲壓力時(如單價達到50元附近)會觸發政府進行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且今年豬肉的進口數量一直保持高位,額外的豬肉供給亦有助于穩定豬價預期。總的來說,CPI整體保持穩定,食品價格依然是CPI環比上升的主要動力,豬肉、糧食、鮮菜價格環比7月均小幅上升。
PPI方面,李超預計8月份PPI環比上漲0.5%,同比下降1.8%。8月份,鐵礦石、原油、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價格保持回升態勢,5月份以來的價格修復已經逐漸反映在中下游工業品價格當中,8月份PPI有望繼續向上改善。與此同時,基建投資有望接棒地產成為工業品需求持續改善的重要動力。
穩外貿政策持續顯現
8月份外貿進出口或延續“回暖”勢頭
從過往經驗來看,我國8月份的貿易“賬單”將于近日公布。多位專家預計,8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有望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發展態勢。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外貿發展同樣面臨嚴峻挑戰。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4.12萬億元,同比下降9.6%;貿易進口總額2.08萬億元,同比降2.4%;貿易出口總額以2.04萬億元,同比降15.9%。不過,得益于我國復產復工的持續推進以及外貿穩增長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我國進出口情況已明顯好轉。
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93萬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1.69萬億元,增長10.4%;進口1.24萬億元,增長1.6%;今年前7個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7.16萬億元,同比下降僅為1.7%。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整體上看,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與企業復產復工的穩步推進,我國外貿企業普遍展現出了極強的韌性,前期因延期復工而積壓的出口訂單也得以陸續交付。同時,隨著國內生產生活的逐步恢復,我國居民強大的消費能力開始釋放,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加之國內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外貿外資形勢得以保持穩定。從7月份的具體數據來看,我國外貿進出口延續了6月份以來的良好勢頭,這是在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情況下所取得的優異成績,預計8月份我國外貿形勢有望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從7月份的外貿數據中可以看到,在我國維持穩定生產供應的情況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較為明顯效果和外需復蘇有所加快,這有力拉動了我國外貿的回穩,預計8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仍會延續7月份以來的勢頭,繼續保持增長趨勢。與此同時,隨著后續各國經濟的恢復提速,預計也將進一步帶動我國進出口情況的改善。
在付一夫看來,此次疫情某種程度上也是提升我國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契機,特別是伴隨著各種線上新業態、新模式的接連涌現,外貿企業也面臨著新的生機。所以對外貿企業而言,更應主動求變,積極拓展新興領域,以謀求全新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