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流通”自然擁有姓名。
9月9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
那么,流通企業如何借助資本市場力量發展?中歐班列如何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改善流通企業營商環境還需哪些舉措?以下“知識點”為大家一一揭曉——
流通企業借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做大做強
會議指出,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要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應該是什么樣的?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表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不僅要市場占有領先,也要盈利能力領先;不僅在硬件基礎設施方面領先,也要在人才建設和創新能力等軟實力上領先;不僅有完善的國內流通服務網絡,也要具備一定規模的先進的國際網絡。
據小編了解,目前國內物流企業也在積極使用智能物流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如百世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百世集團通過持續加大投入自動化應用、數字化流程管理以及智能路由規劃,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技術,全力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為新一輪經濟數字化轉型和產業提質增效發揮重要作用。
楊達卿表示,面對外圍環境的變化,中國如果僅占據生產這一環節的優勢,不足以改變被動局面。現代流通體系的打造,能為制造企業提供更通暢的流通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也利于出口加工型企業出口轉內銷,快速開拓國內市場。
面對國內流通企業的現狀,在楊達卿看來,金融是百業之王,流通企業的競爭離不開金融加持。“流通服務企業一方面需要借力資本市場,通過并購整合做大做強自身,另一方面需要強化產融合作,建立產融協同的生態護城河。”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中心主任劉大成認為,我國物流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小、散、亂,其核心是因為行業集中度過低。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經過多輪改革后,資源配置越來越有效率。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支持,以及借助并購重組功能,有效的來提升行業集中度,凈化行業環境,實現行業整體的降本增效,轉型升級。
小編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以首次公告日統計,截至9月10日,今年以來36家交通運輸企業發布了46單并購重組計劃,其中12單已完成,34單正在進行中。另外,截至目前,A股市場共118家交通運輸企業,首發募集資金合計1697.13億元。
楊達卿表示,現代流通企業競爭的本質是供應鏈競爭,供應鏈競爭要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供應鏈金融服務正在成為大型流通企業的標配服務。
中歐班列逆勢增長筑起“生命之路”
會議指出,要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可以說,中歐班列為打通物流網絡內外聯動,穩定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保障抗疫物資運輸、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一帶一路”項目建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在各項政策的推進下,中歐班列的成績是亮眼的。有的地區借助國外對防控物資的需求,開行了首趟中歐班列;有的地區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遙遙領,先領跑全國;有的地區發運總量甚至已超去年全年。
小編梳理發現,打造運輸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義烏樣板”“義新歐”中歐班列,發運量“創”了新高。據義烏市場發展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9月2日,“義新歐”班列共開行529列,共發運43802標箱,同比增長186.5%,超過去年528列總和。
義烏市場發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班列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經營模式和業態也有新的突破和創新。服務長三角四省市,全國首開中國郵政號班列,今年發運439個集裝箱890萬件跨境郵包;拓展班列增量貨源,實現日韓過境貨物和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突破,開展運輸汽車整車出口業務,累計運輸出口汽車整車61輛。
除此之外,中歐班列(成都)也持續保持逆勢增長的發展。成都市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成都外貿進出口實現同比增長24.9%,其中“一帶一路”外貿同比增長47.1%;前8個月中歐班列(成都)開行數量逆勢增長59.1%,累計開行數量在全國率先突破6000列。
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作為“生命之路”的中歐班列,以其安全快捷、綠色環保、成本較低、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優勢,日益廣受青睞,成為了中歐企業,以及班列沿線的“一帶一路”國家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的重要載體,以及貨物運輸、防疫物資保障的大通道,從而推進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全力保障了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
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共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運送貨物46.1萬標箱,同比增長41%,連續4個月屢創新高。運送物資中包含防疫物資367萬件、2.7萬噸,為助力全球抗疫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今后,作為參與國際物流配送的重要渠道,中歐班列仍然會發揮相應運輸渠道作用,朝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在提高物流運輸效率的同時,滿足沿線國家企業物資運送效率和安全的雙重需要。
改善流通企業營商環境還需加三大“招式”
會議指出,要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的良性循環,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競爭政策作用。要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
就會議釋放出的重磅信號,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分析道,“第一,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及鼓勵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能夠更加充分發揮包括物流業在內的流通體系的規模經濟效應。第二,今后物流業將加快對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建設,并強化競爭政策作用。第三,交通運輸、流通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會繼續加強,尤其是與民生高度相關的商貿物流設施改造升級,以提高流通體系的總體效率。”
據小編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多個利于流通企業營商環境改善的利好政策。
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12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生鮮農產品流通的實施意見》提出,著力破除政策障礙,著力補齊流通短板,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流通領域市場主體發展活力,促進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提質壯大升級;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明確,精簡優化工業產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管理措施。此外,天津市相繼出臺“惠企21條”和“27條措施”等扶持政策讓商貿流通企業既感受到了溫暖又樹立了信心。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認為,“從營商環境來看,目前流通企業仍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行政性費用還很高,燃料、路橋等費用有待進一步降低;二是各地區之間的分割、地方保護還比較嚴重,需要政府通過改革予以破除。”
談及接下來在改善流通企業營商環境方面還需出臺哪些舉措時,陶金建議,首先,面對流通體系現代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需要積極鼓勵商貿物流領域的科技創新,對新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給予便利和標準的放寬。其次,針對流通體系的堵點,需要進一步打通從物流到商貿領域的聯系,繼續推進兩大領域的產業融合。最后,在規范化監管、健全物流商貿標準、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進一步限制政策對市場的干預,如此,規模經濟充分發揮,自然會促進市場效率的改善和大型優質企業的成長。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