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全島封關運作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制度”“放寬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準入”……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下稱《草案》)全文首次公開,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
《草案》明確,國家分步驟、分階段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高水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以各類生產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和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以特殊的稅收制度安排、高效的社會治理體系和完備的法治體系為保障,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多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草案》的發布體現了國家對海南自貿港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也意味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地位以及海南在進口關稅等方面的系列優惠政策,未來都將有法律制度的依據和支撐。
保障自貿港建設有法可依
本次《草案》的發布引起各界廣泛關注。據悉,《草案》分為八章,包括總則、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財政稅收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與人才支撐、綜合措施、附則,共56條內容。
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草案》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準入和市場準入作出規定,確立了“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貨物貿易監管模式。
在備受市場關注的財政稅收制度上,《草案》明確海南自由貿易港逐步簡化稅制,全島封關運作、簡并稅制前,對部分商品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全島封關運作、簡并稅制后,對進口征稅商品目錄以外的商品免征進口關稅。同時,還將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實行所得稅優惠。
此外,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規定年度考核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一票否決制和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究制。
在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主任劉鋒看來,《草案》的發布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治化建設的前提,也是把海南打造成為全球開放新高地的“規定動作”。
劉鋒表示,從國家層面為海南地方單獨立法,為今后海南打造海關監管特殊區域,構建海南全島“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海關特殊監管體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認為,《草案》第一次明確賦予一個省具有改革自主權,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原則上都將依法授權海南省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行使相關權限。這是系統性的放權授權制度安排,將極大拓展海南自貿港的改革空間、發展空間,也對海南省級政府履職能力、創新能力、監管能力提出重大考驗。
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草案》還對實現中央總體方案規定的發展目標提出了幾條極為重要的保障舉措,包括人才、區劃調整、土地、金融、風控、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前瞻性和長期性。“《草案》高度強調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體現了自貿港制度創新不是為改革而改革。”張湧對記者表示。
例如在綜合措施中,《草案》提出,充分利用閑置土地,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開發的土地,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竣工日期一年未竣工的,應當在竣工前每年征收出讓土地現值一定比例的土地閑置費。海南自由貿易港還將積極推進城鄉及墾區一體化協調發展和小城鎮建設用地新模式,推進農墾土地資產化。
在產業發展與人才支撐方面,《草案》指出,要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建立更加開放的航運制度和船舶管理制度;優化航權資源配置,提升運輸便利和服務保障水平等。
“作為口岸的經營者,海峽股份深感肩負的使命與責任,一定努力提升港口及客滾運輸船舶的各項硬件與軟件,全力保障貨物與人員進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便利化。”海峽股份總經理葉偉告訴記者,《草案》提到的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培育旅游新業態新模式,也將為公司西沙旅游航線等新業務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對于《草案》中再次明確的“推進農墾土地資產化”,海南橡膠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有大量的優質土地資源,具有較高綜合開發利用價值,將努力抓住這次立法契機,統籌規劃,充分發揮土地優勢,為自貿港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