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郭冀川
12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了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將于2022年1月1日執行,預計為患者減負超300億元。
74種藥品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藥20種,腫瘤用藥18種,丙肝、艾滋病等抗感染用藥15種,罕見病用藥7種,新冠肺炎治療用藥2種,其他領域用藥12種。
其中,曾經70萬一針的救命藥,用于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等罕見病藥物的調入,意味著近年來多方呼吁的高值罕見病藥納入醫保,實現了零的突破。
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是一種罕見病,據估算,我國新生兒SMA患者每年新增1200人,存量患者約3萬人。治療這種罕見病的一種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經過這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后不僅降價,更能夠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極大減輕患兒家庭的就醫負擔。
本次醫保目錄調整,也呈現出明顯的新藥加速進入醫保步伐。如艾力斯醫藥的伏美替尼,該藥于2021年3月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另外澤璟生物的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于2021年6月9日通過審批,屬于1類創新藥,這些新藥均被納入醫保目錄。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醫改具有明顯的推動創新藥研發傾向,通過醫保改革、調整醫保目錄、強化帶量采購等手段,仿制藥的利潤被逐步壓縮,醫藥公司要么創新能力強,不斷研發新藥獲得收入,要么通過規模化優勢,以量勝價在仿制藥市場中激烈競爭。因此,有實力的藥企會積極研發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藥品。
龔濤說:“創新藥納入醫保速度加快,以及更多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給醫藥公司釋放了一個明確的利好信號。以往這類藥物較難進入醫保,消費者只能自費購買,藥品銷量規模小、藥價貴。現如今這類藥品可以快速納入醫保,雖然藥價降低,但使用量會跟著增加,為藥企帶來更多現金流,也有力地保障了他們后續的研發創新動力。”
在A股生物醫藥板塊,營收增速居于前列的也是創新型醫藥公司,如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第一的康希諾,其收入增長主要歸功于新冠疫苗產品的上市,而三季度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最高的前沿生物,雖然只有一款在銷新藥,但前三季度營收也同比增長49%。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國內上市藥企積極布局新藥研發賽道,在資本市場上,深耕創新藥及CXO(藥物研發與生產外包)等產業鏈、擁有全球視野和布局的藥企也享有更高的估值。
張立超說:“隨著分級診療、帶量采購、藥品審批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持續推進,控費、普惠、鼓勵創新是主要方向,因此積極提升品牌、以創新藥拓展市場的藥企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