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以來,央行重啟并連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跨季跨節“專用工具”,14天期逆回購的現身,表明了貨幣當局穩定年末流動性的意圖。綜合考慮,12月,前有萬億級降準,后有大額財政投放,期間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起到了銜接配合的作用,可滿足金融機構對不同期限的流動性的合理需求,年底資金面應無憂。與此同時,市場上政策利率“降息”預期也在升溫。
14天期逆回購現身穩定預期
2021年收官階段,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延續月初以來的百億級逆回購滾動操作,但一改7天期品種獨當一面的格局,新加入14天期構成雙品種組合。22日,央行繼續開展100億元7天期和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其中14天期逆回購為連續第3日開展操作。
據統計,截至12月22日,2021年央行共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78190億元,其中11200億元為14天期,其余均為7天期,占比分別為14%、86%,14天期逆回購僅間歇性使用。今年央行只在3個時段開展了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春節前、三季度末和目前所處的年末,也即只在季末和長假前使用,維護跨季跨節流動性平穩為其主要用途。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操作的量不大,但14天期逆回購的現身,展現了央行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的姿態,有助于穩定流動性預期。
結合往年經驗,后續幾日14天期逆回購可能還將操作,待7天期逆回購能夠跨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或重歸7天期單品種操作格局。
降準在前財政投放在后
進入12月,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驟減,即便目前臨近年底,單日逆回購操作量也不過200億元。往年同期,這一數字可能是上千億元甚至數千億元。這是為何?
萬億級降準是關鍵。機構分析,本月15日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雖意在穩信用、穩增長,但同時也能在較大程度上發揮穩定年末流動性的作用,相應減輕了公開市場操作壓力。
“降準實施日恰好為12月納稅申報截止日,對沖后,本月稅期高峰幾乎未造成大的影響。接下來,年終監管考核的影響是最后一關,但財政投放可起到一定的對沖作用。”一位機構人士稱,除了萬億級降準,12月末近萬億的財政投放可期。
前期,財政收入節奏較快,而財政支出節奏平緩,財政超收規模可觀。近期,隨著穩增長壓力加大,財政支出明顯加快發力。數據顯示,11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速達8.5%,相比10月的2.9%回升顯著;11月財政存款減少7281億元,上年同期為減少1857億元,均表明財政支出提速。業內人士認為,12月尤其是年底前幾日,財政資金集中投放將起到補充流動性的作用。
考慮到降準效應仍在釋放,而年末財政大額支出可期,加上公開市場投放銜接配合,市場機構普遍預期,流動性將平穩跨年,明年初流動性將較為充裕,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政策利率“降息”預期升溫
近期,無論是7天期還是14天期,無論是降準前后還是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更新前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始終保持不變。然而,市場上圍繞“降息”的討論不絕于耳,政策利率“降息”預期有所升溫。
當前市場上有觀點認為,12月1年期LPR下降,意味著短期內再調降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等央行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下降。但也有觀點認為,LPR“降息”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政策利率調降概率較大。
招商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尹睿哲稱,通過壓縮加點的方式推動LPR下行,在短期內降低了公開市場利率下調的必要性。但后續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是否有效降低以及融資需求能否企穩。如果傳導渠道受阻,不排除調降MLF利率。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奇霖則預測,LPR下調只是開始,隨著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后續會有更多舉措出臺以降低融資成本,助力經濟修復,下調MLF利率、進一步降準均有可能。中金公司宏觀研究組稱,未來仍需通過降準、“降息”進一步降低實體融資成本以穩信貸、穩增長;經歷LPR“降息”后,銀行息差或重回低位,預計下次“降息”或采取LPR和公開市場利率同降的方式。
“接下來LPR再下調,可能需要下調MLF利率來引導。”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認為,明年上半年可能是下調MLF利率的窗口期,其中明年第二季度概率相對更大。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