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李雯珊
對于總體規模和實力居于全國城市前列的廣州國企,一直堅持做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主力軍、充分發揮保障支撐和引領作用的定位。特別是近年來,廣州市國資國企緊扣全市中心工作,在穩增長、強基礎、保民生、育產業、推創新、“走出去”等重點領域以及抗疫、幫扶等方面主動擔當作為,強化“公轉”效能,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8年以來,廣州市屬國企累計完成“攻城拔寨”重大項目投資5048.5億元,年度“攻城拔寨”項目投資額均占全市1/4左右;2021年度全市國企研發投入達197億元,增長18.7%,工業企業研發強度接近4%,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率達67%;市屬國企進入世界500強3家,在全國城市排位第2。
據悉,下一步廣州市國資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從發展規劃完善、主責主業明晰、資源優化配置、考核激勵引導等方面綜合施策,大力推動市屬國企參與、支持廣州市重點領域建設。著重推動以下5方面工作:
一是夯實制造業立市基礎。加快在新能源汽車、食品及快消品、軌道交通、電梯等產業領域培養一批鏈主企業,加速強鏈補鏈。推進已并購的外地制造業企業到廣州布局發展,重點是山河智能到南沙布局發展。今年力爭新增上市公司2-4家(含并購),推進2家上市公司“二次混改”,進一步壯大制造業。
二是打造現代產業發展平臺。加快建設“1+5+X”現代產業片區,為導入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空間載體。預計占地超過15平方公里,帶動總投資3000億元,全部建成后年產值約1萬億元。推動國企積極參與村級留用地開發和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目前珠實集團已率先啟動與白云湖街夏茅村村級留用地合作開發運營。
三是強化“以投促引、以投促產”。推動廣州產投設立廣州產業發展研究院,打造全市產業招商投資研究智庫。支持廣州產投發起設立千億級產業投資母基金,聯合知名投資機構,開展對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和引進。以產業集團或產業投資平臺為載體,通過基金投資或直投方式,加大對新興智能裝備、通信基礎設施、數字文化創意、生物醫藥、基因檢測及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領域的增量投資。支持交投集團發起設立規模超千億元的REITs產業發展基金,聚焦全市高速公路、地鐵、能源、環保等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加快推進廣州地鐵REITs試點申報工作。
四是助力廣州科技創新強市建設。推動國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確保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保持65%以上。發揮國資國企創新聯盟作用,推動國企協同創新。推動國有資本投資創新創業基地,積極參與環大學城、環中山大學、環五山等區域科技成果轉化。
五是強化開放合作促進發展。搭建國企混改信息平臺,繼續以上市公司為主要途徑推進國企混改,加大與各類資本合作力度,放大國有資本帶動經濟發展、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共同發展的功能。強化市屬國企與央企和省屬國企的產業對接和協同發展;支持市區國企聯合投資新興產業,組建合資公司和城市更新基金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編輯 張明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