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穩經濟“政策包”,河南發布《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至今的短短20天時間里,多地緊抓落實,出臺了諸多穩增長措施。
新一輪穩增長舉措呈現出行動快、發力準、分量實的特點。這些特點釋放了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彰顯了“起步即加速,開局即沖刺”的精氣神。
行動快:
各地迅速出臺穩經濟細則
2023年的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全局出發,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1月3日,2023年第一個工作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守剛介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省委、省政府見事早、行動快,第一時間聚焦疫情防控“迎峰轉段”過程中經濟運行的堵點、卡點、難點進行了深化研究,河南省在消費、投資、產業、市場主體、外資外貿、民生等6大領域研究謀劃了90條政策措施,將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同一天,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介紹,穩經濟大盤政策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3日正式發布的《重慶市穩經濟政策包(第三版)》,涉及11個方面政策181條;另一方面是關于“提信心、穩增長、強主體”政策文件,共11大類40項左右。
此前,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一批)》,清單包括2023年的新政策和2022年政策清單中的延續執行部分,有助于進一步強化跨周期調節和政策統籌銜接。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吳垠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表示,新年伊始各地就高規格發布“穩經濟”政策,這個行為本身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
專家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2022年12月中旬開的,至今也還不到一個月,一些省份就出臺了這樣詳細可執行的細則,速度可以說是非常快的,可見各地穩經濟的積極性。
發力準: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記者梳理各地政策發現,多地都在發力“促消費”。
為恢復消費需求,《沈陽市助企紓困穩定經濟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一季度將圍繞汽車、家電、商超、餐飲等領域,發放1億元新春消費券;山西提出,為特困救助供養對象發放“愛心消費券”,發放標準為每人1500元。
在提升消費意愿方面,河南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3月底,對在省內新購汽車按購車價格的5%給予消費者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0元/臺;培育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到2023年年底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全覆蓋、集中式充電示范站縣域全覆蓋;沈陽將鼓勵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實施“以租換購”“賣舊買新”“帶押過戶”等措施。
在創新消費場景方面,山東今年將鼓勵各市對具有消費引領性的創新模式、創意活動和對消費市場增長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獎勵,對1萬平方米以上消費類展會給予一定補貼;河南將加快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城市特色商圈,改造提升步行街,打造夜間消費、品牌消費等特色消費集聚區。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線下消費將會逐漸恢復。同時,在穩經濟政策支持下,經濟將實現溫和復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相信在著力擴大內需等各項政策的作用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明年我國經濟會迎來整體好轉。”吳垠認為。
分量實:
大手筆投資釋放誠意
多地穩增長措施“分量實”。一些省市拿出“真金白銀”,在帶動民間投資方面釋放誠意。
山東《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一批)》明確,對不同組別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排名首位的市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獎勵。
重慶提出,已初步形成2023年市級重大項目名單,預計投資將達4000億元,可帶動投資1萬多億元;河南提出,實施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攻堅計劃,梳理出1萬個左右重大項目,建立任務臺賬,落實推進責任,力爭2023年全年完成投資2萬億元以上。
專家認為,河南的2萬億投資目標是一個相當高的規模,過去一般是在幾千億到1萬億左右,今年的擴張力度可謂很大。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較大的財政支持力度和較為充裕的項目儲備,將成為今年基建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支撐;同時,隨著技改投資和高技術投資需求不斷釋放、民企經營狀況改善帶動投資積極性提升,和金融信貸的大力支持,制造業投資也有望繼續維持較高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發布報告稱,在多個利好因素帶動下,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達到4.8%,呈現各季度經濟增速逐漸加快的態勢。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