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寇佳麗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我國多地發布2023年前8個月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外貿數據。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9月1日-20日,已有安徽、內蒙古等5個省份發布了有關數據。例如,合肥海關公布數據顯示,前8個月,安徽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達2681.6億元,同比增長19.1%,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1.5%。
從全國范圍看,前8個月,我國對15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實現12.62萬億元,同比增長3.6%,占全國外貿規模的比重達到46.6%。
“一帶一路”合作網絡全球化
“中國不斷推進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成果豐碩,目前正呈現出兩大特點:從局部到全球,合作網不斷擴張;從基建輸出到機電出口,國內工業制成品越來越受海外歡迎。”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余南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網絡覆蓋范圍不斷增大,中國的對外輸出也從最初的基建產品、技術等向更廣泛的制造業產品擴大,其中機電產品的大量出口即為佐證。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經滿洲里口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機電產品貿易額達414.3億元,同比增長90.2%。
“一帶一路”建設正不斷激發我國外貿新動能。在陜西西安國際港站,17條中歐班列國際干線常態化開行;在福建廈門,共有116條“絲路海運”航線通達43個國家和地區的131個港口。
“合作慣性效應正在體現。啟動至今,‘一帶一路’建設已走過10年里程,經貿合作的門檻、交易成本均已大幅降低,我國同其他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大多已實現制度化,相互之間的利益關系正日益加深。”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金磚暨G20中心主任徐飛彪對記者表示。
“中國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已形成產業優勢互補局面。在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互聯網等領域,在大宗商品、能源產品上,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均已開展合作交流。隨著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等產業在全球的不斷成長壯大,‘一帶一路’建設的所有參與國都能從中受益。”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10年,“一帶一路”建設為維護多邊主義貢獻了力量,也為發展中國家創造了更好發展條件,未來“一帶一路”會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
吸引海內外資本助力合作共贏
被“一帶一路”建設吸引的不僅有國家,還有國內外資本。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A股“一帶一路”概念下的上市公司已有452家。瑞銀證券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合作領域累計投資3980億元人民幣。
“我們跟隨國內大型央企、國企出海開拓市場,同時也會根據當地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進行項目決策。公司在柬埔寨、尼泊爾等地均有業務布局。”設研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看好“一帶一路”的發展前景。中遠海特近日也在官微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新能源產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客戶海外項目順利推進提供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助力中國先進制造更好地走向世界。
根據“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GIP)第四屆年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至少有英國、德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44家簽署機構和14家支持機構參與中國領銜發起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持有或管理資產超41萬億美元。
“過去10年,與‘一帶一路’有關的金融合作為沿線國家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解決了相當部分的難題。未來,資金融通的方向仍然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高水平互聯互通,用更好更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大助力。”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楊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15年3月份,《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發布,“資金融通”作為“五通”之一被正式提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賈晉京對記者表示:“我們歡迎各方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但‘資金融通’的關鍵是要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內部形成良好的金融合作局面。”未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需要更多關注自身資產化水平的提高,持續完善內部金融機構等的建設,從而更好實現“一帶一路”合作新愿景。
(編輯 袁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