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外資機構投資中國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累積。
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到11月8日出臺的化債“組合拳”,一系列積極政策陸續出臺,有力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在此背景下,股、債市場反應積極迅速,機構投資者頻頻出手,尤其是按下“投資中國”選項鍵的外資機構也愈發關注和青睞中國資本市場。
僅11月份以來,已有貝萊德、瑞銀等多家外資機構發聲看好中國、加倉中國。
“通過我們近期與投資者的交流發現,市場情緒,尤其是在岸市場情緒已顯著改善,這將對股市產生顯著影響。之后企業盈利增長動能也有望改善。”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截至目前,已公布2024年三季度業績的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整體盈利水平增長1%,但由于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尚未公布業績,預計最終結果會略好。
聯博基金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認為,根據賣方的預估,截至9月30日,全球主動型股票基金對中國的配置比例,目前僅占整體組合的6.1%,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如果全球主動型股票基金將原本對中國“低配”的權重調整至“中立”配置,則至少有約3萬億元人民幣的潛在買盤,這還不包含被動式基金及對沖基金的補倉空間。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在11月份的最新觀點中,將中國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超配”。他表示,考慮到中國股市的總市值相對于貨幣供應量而言處于20年來的低點,其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及團隊在11月4日發布的研報中,維持了對中國A股和H股的“超配(Overweight)”評級,并預計未來12個月這兩個市場的潛在回報率在20%左右。
景順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施洛斯伯格則表示,中國正處于消費升級、綠色轉型、技術快速迭代發展的時代潮流中,為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資本市場獲得長足發展,也有針對性的接力舉措為市場提供充足的信心,讓海外投資者深受鼓舞。
展望未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擴大開放,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機構和國際投資者涌入。“目前全球長期資本對中國投資的興趣非常大,通過滬深港通等渠道對上市公司進一步投資。”安德魯·施洛斯伯格表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