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人工智能+”在消費領域的拓展勾勒出清晰的路徑。《方案》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成為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為了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潛力,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為這一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有望孕育新興產業、新型商業模式和新動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不僅有助于優化經濟結構、加速產業升級,還能提高社會治理水平,讓民眾享受更多福祉。
袁帥認為,在《方案》的明確指引下,將激勵企業增加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升級。通過“人工智能+消費”的融合,企業能夠開發出更多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新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從而開辟新的市場空間。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人工智能+消費”不僅涉及技術層面,還將深入到消費體驗的每一個細節。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消費服務。例如,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設備已經集成了健康監測、運動追蹤、信息提醒等多種功能,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在超清視頻領域,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視頻內容推薦和個性化播放體驗。
面對“人工智能+消費”帶來的廣闊機遇,企業應如何把握?吳琦認為,企業應加強技術研發,推動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應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并拓展應用場景,結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進行創新。
拓展應用場景也是企業把握“人工智能+消費”機遇的重要途徑,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結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進行創新。這包括探索人工智能在零售、餐飲、旅游、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可能性,以及開發新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模式。通過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企業能夠開辟新的市場空間,實現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編輯 屈珂薇)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