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持續重拳打擊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惡性違法行為。去年以來,證監會共辦理該類案件59起,向公安機關移送相關涉嫌犯罪案件21起,一批擾亂市場秩序的上市公司、機構和相關人員被追責,市場生態持續凈化。
依法誠信經營是資本市場最基本的規矩,誠實信用是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是證券市場的“毒瘤”,必須堅決、果斷、及時加以清除。特別是在新形勢新發展階段下,一些造假手段不斷翻新,如部分企業除了偽造合同、虛開發票、銀行和物流單據造假等傳統方式外,還利用新型或復雜金融工具、跨境業務實施造假,造假動機涵蓋規避退市、掩蓋資金占用、維持股價、應對業績承諾因素,伴生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多種違法違規行為。面對各式各樣的造假案件,只有集中執法力量,創新工作機制,優化辦案模式,不斷強化日常監管與稽查執法的銜接配合,提高線索發現的及時性、有效性,才能保障重大案件的高效查處。
近一段時間以來,刑法和新證券法加大了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建立代表人訴訟制度,強化投資者保護,為立體式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奠定了基礎;證監會加大力度嚴厲查處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了一批虛增利潤,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資產占用等財務造假典型案件,部分個股因此進入退市通道,不少案件被移送公安機關,這一系列動作向市場傳遞出鮮明信號,打擊違法違規、保護投資者權益正受到空前重視。這意味著凈化資本市場環境將會是一項長期、持續性工作,相關部門將會硬起手腕,窮盡法律賦予的職責,使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者依法該擔的責、該受的罰一樣都不少,讓做壞事的人付出高昂的代價,形成“壞事做不起”“不敢做壞事”的震懾效應。
財務報告生成鏈條涉及企業管理層和治理層及實際控制人、審計和中介機構、報表使用者、監管機構等,治理財務造假需要采取系統思維,綜合施策,整個財務報告生成鏈條的各個環節需要同向發力。特別是上市公司實控人和董監高要講真話、做真賬,嚴格按照規定做好信息披露,做讓投資者看得見、看得清的上市公司;中介機構要獨立執業勤勉盡責,發揮好“看門人”作用,正視問題,刀刃向內,恪守準則操守,提高執業能力,提升審計質量。只有市場參與各方共同發力,才能從根上杜絕財務造假的動機,避免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進入資本市場。
當前,資本市場已經逐步構建起自律管理、日常監管、稽查處罰、刑事追責、集體訴訟和民事賠償有機銜接、權威高效、立體多元的資本市場執法體系,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和刑事追責手段提高違法違規成本。相信隨著稽查執法力度的進一步強化,踐踏法律紅線者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有望持續減少,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會加速形成。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