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違規減持、重要信息披露不及時不準確……今年以來,隨著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不斷加碼,一些上市公司不規范的操作被一一揪了出來。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今年以來共有約180家公司收到交易所的監管函。其中,有超過40家公司因股東違規減持被監管部門“盯上”了。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的具體情形大致包括:違反承諾、未預先披露、未按標準披露且持續減持等。其中,違規減持金額最大的是藥明康德的一股東。今年6月12日,藥明康德公告稱,公司股東上海瀛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下稱“上海瀛翊”)在5月14日至6月8日違規減持公司股份1724.97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7%,減持總金額為28.94億元。上海瀛翊本次減持前未能遵守相關承諾,未提前通知公司,也沒有按照規定在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上交所迅速下發監管函,要求上海瀛翊及其執行事務合伙人江蘇瑞聯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盡快制定必要和充分的補償措施,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監管函還要求,上海瀛翊立即全面自查本次違反承諾事項的決策過程、責任主體和發生原因,核查股份減持內控制度的完備性及執行有效性,及時采取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
又如熱景生物,公司在今年4月28日發布公告稱,因未按照規定在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違反股東減持股份實施細則,上交所對公司多位股東予以監管警示。
公告顯示,2021年4月13日至15日,由于工作人員疏忽,公司股東深圳市達晨創泰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達晨創恒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達晨創瑞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票136.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減持價格為每股69.64元至100.28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不久的4月15日,上述3名股東已經進行了一輪減持,共減持457.3311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7.3530%。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關于違規減持原因的說明中,“員工誤操作”成為了一個常見的“說法”。如藥明康德、丸美股份、億嘉和等,都在相關的公告中將“違規減持”歸因于工作人員的操作不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