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開市首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基金公司集體“出手”大額自購,用真金白金展現出對后市的信心。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41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合計金額近26億元。預計后續還有基金公司加入這一行列,金額還將增長。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疫情事發突然,短期對經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沖擊,但基于中國經濟中長期穩健向好的發展趨勢未變,當前A股具有顯著估值優勢,投資性價比高。
公募上周自購近26億元
2月3日,興全基金率先宣布,運用固有資金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6000萬元。隨后,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華安基金、東證資管等大批公司也宣布自購。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41家基金公司宣布以固有資金及員工資金認/申購旗下公募產品,合計金額達到25.72億元。其中,自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有7家,分別為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東證資管和中銀基金。
這是國內基金業歷史上第二次出現集體自購,上一次出現在2015年“股災”之際,尤其是在2005年7月份之后,有接近40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旗下權益基金,累計金額超過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不少基金公司是公司高管、基金經理、員工家屬等參與自購行列。如景順長城基金以不低于7000萬元申購自家偏股型基金,其中,公司固有資金申購3500萬元,其余3500萬元是員工及家屬申購;中融基金也是固有資金3000萬購入旗下偏股型基金,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督察長自愿跟投合計300萬元;鵬華基金宣布,公司高管、基金經理也將積極購買,同時,在內部倡導所有員工積極購買公司旗下基金并長期持有。
基金公司宣布自購的產品絕大多數為權益類基金,顯示出對后市看好,其中多數公司布局旗下績優老基金,少數公司也布局正在發行的新基金。
Wind數據顯示,基金公司自購最早始于2005年,當年共有14家基金公司參與,涉及自購金額約為4.7億元,此后隨著基金公司數量不斷增加、產品類型更為豐富,自購次數與金額持續提升,并于2015年攀升至20億元以上的級別。2015年至2019年,各年度基金公司自購金額分別為21.46億元、29.82億元、23.27億元、32.58億元、28.57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后續可能還將有基金公司宣布自購,有可能自購金額會打破此前紀錄。
公募積極看好后市
動用固有資金自購直接影響基金公司的實際盈利,大手筆的自購背后顯示出這些基金公司對后市的信心。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疫情這一外生沖擊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更多是暫時性的,并不構成中長期A股市場投資決策的主要變量。“我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基于此,公司做出自購的決定。”
“此次疫情對于證券市場是短期的一次性沖擊,市場中長期走勢依然是由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境來決定,并且市場的風格和結構特征也不會受到疫情的顯著沖擊。從歷史經驗看,類似這樣的沖擊往往都會帶來比較明顯的投資機遇。”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
華寶基金表示,此次疫情事發突然,短期對經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定沖擊,但基于中國經濟中長期穩健向好的發展趨勢未變,基于逆周期政策的持續發力,基于醫療科技的攻堅克難,國內資本市場中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依然堅挺。無論是歷史縱向比較,還是跨資產、跨國家之間的橫向比較,當前A股市場都具有顯著估值優勢,投資性價比高。
中銀基金認為,疫情發展雖然短期有不確定性,不過,在4月至5月前趨于平息是大概率事件,屆時伴隨著經濟活動恢復,A股市場或將迎來明顯的反彈機會。疫情會對經濟構成短期沖擊,不會改變其中長期發展趨勢。隨著疫情出現拐點直至最終平息,市場的風險偏好將逐步修復。一旦疫情平息,前期壓制的需求將會有補償性釋放,經濟將回歸中長期基本面。預計經過本輪調整后,A股在全球市場中的性價比依然突出,待疫情過去,外資加大力度配置A股的大趨勢即會恢復。
建信基金表示,市場長期走勢取決于流動性環境和全年的政治經濟政策方向,目前上述系統變量并未發生變化,并且市場依然存在結構性機會,一是看好半導體電子、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等科技和先進制造類標的;二是重點關注業績穩定、估值經過一定程度調整后的醫藥板塊標的,以及必需消費品中的優質標的;三是關注科創板首批解禁疊加市場情緒沖擊帶來的下跌中的機會。
15:52 | 凱美特氣兩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15:51 | 貓眼研究院發布《2025五一檔數據洞... |
15:50 | 國壽投資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