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方凌晨
1月25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發布公募基金市場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國內公募基金總規模達27.60萬億元,較2022年12月末的26.03萬億元增長了1.57萬億元,同比增長6.03%。
同時,縱覽2023年逐月數據,公募基金規模屢創新高。進一步梳理,無論是從單月還是全年來看,債券基金規模增長迅猛,是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主力軍”。另外,股票基金也于12月份逆勢獲得資金凈申購。
總規模站穩27億元關口
中基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5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60萬億元,總份額達到26.41萬億份。
從2023年12月末公募基金的數據來看,基金規模和份額較2023年11月末分別增加了1462.58億元、2177.94億份,分別環比增長0.53%、0.83%。同時,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募基金規模和份額分別較2022年12月底分別增加1.57萬億元、2.47萬億份,同比分別增加6.03%、10.32%。
縱覽2023年逐月數據,公募基金規模保持穩健發展的勢頭。2023年,公募基金月度規模有10次站上27萬億元,其中有兩次沖高至28萬億元以上。而2022年公募基金月度規模僅有兩次站上27萬億元。
具體來看,2023年1月份,貨幣基金增長和權益市場回暖帶動1月份單月公募規模大幅增長1.22萬億元,總規模達27.25萬億元,距離2022年8月底27.29萬億元的歷史新高僅一步之遙。但此后兩個月公募基金總規模出現小幅調整,到4月底重回27萬億元。一直到年底,公募基金總規模站穩27萬億元這一關口。
同時,公募基金2023年屢次沖擊規模新高。4月末,公募基金規模雖然超越1月末,但仍未能奪得桂冠;5月末,公募基金規模增至27.77萬億元,一舉刷新歷史紀錄;7月末,公募基金規模升至28.80萬億元,再次刷新規模紀錄;8月末,公募基金規模仍超28萬億元,不過稍落后于7月末的規模新高。
四類公募基金獲凈申購
進一步梳理2023年全年公募基金數據,不同類型公募基金規模和份額變化不一。除了封閉式基金規模增長,開放式基金的各類型公募基金里,2023年債券基金規模增長最多,高達1.04萬億元;貨幣基金、股票基金、QDII基金規模分別增加了8211.99億元、3559.99億元、902.01億元。上述四類公募基金均實現凈申購份額增加。不過,2023年混合基金份額減少了4251.57億份,全年規模縮水1.04萬億元。
其中,無論是去年12月份還是2023年全年,債券基金表現均最為出色,是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主力軍”。具體來看,截至2023年12月底,各類型基金中,債券基金規模相較于2023年11月底增長最多,單月增加了3580.67億元;而2023年全年債券基金規模增長高達1.04萬億元,是最受市場青睞的基金類型。
國聯基金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首先,在經濟溫和復蘇、流動性相對充裕、利率中樞下行背景下,2023年債市整體表現較好;其次,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相對穩定的債券基金受到投資者廣泛青睞;第三,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利率不斷下行,部分資金涌入債券基金,助推債券基金規模增長。”
“一方面,部分銀行、保險等機構有在12月份配置固收基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從全年來看,債市持續走牛,固收基金收益較好,成為基金發行的重點產品。”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另外,從2023年12月份單月情況來看,QDII基金有資金進入,規模和份額均有所增長。不過貨幣基金在12月份規模縮水明顯,一個月內份額贖回3098.98億份,規模減小2695.34億元,月末總規模降至11.28萬億元;混合基金規模有所下降,但份額有所增加。
股票基金方面,12月份單月股票基金逆勢獲得881.56億份凈申購,帶動實現了575.92億元的規模增長,總規模達到2.83萬億元。
國聯基金相關人士認為,一方面,這一定程度表明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隨著多項利好政策逐步釋放,疊加A股處于估值低位,配置價值凸顯,促進了股票基金的規模增長;另一方面,市場對2024年整體行情較為樂觀。中國經濟具備巨大發展韌性和潛力,疊加各項穩經濟政策組合發力推動,有望進一步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資本市場的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在明明看來,去年12月份,權益市場估值處于相對低位,基金低位布局,發行部分股票基金,后續業績有一定保證,有助于股市企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