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明山
一季度收官在即,新冠疫情仍是當前市場上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指、大宗商品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跌,為應對疫情的負面影響,全球流動性的投放也在進一步加大,資金面的寬松導致市場利率走低,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的收益率“跌跌不休”。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面對權益資產的持續下跌和固收產品收益率的下行,貨幣基金依然是普通投資者較好的避險選擇。有大型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對記者透露,其管理的貨幣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期間規模持續增長,最新規模已經比去年年底增長了近30%。
目前,距離2020年基金一季報披露還有一段時間,各類基金在一季度期間的規模變化還尚未有準確數據。不過,場內貨幣ETF規模的變化十分直觀,《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一季度期間,有10只貨幣ETF的規模逆勢正增長,增長最快的貨幣ETF在此期間場內規模激增59倍。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盡管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仍在走低,但相比其他避險品種,貨幣基金還有一定的優勢:一般情況下,當權益市場充滿不確定時,黃金,債券、貨基、國債回購等品種,是大多數投資者避險的常規選擇,但是從近期市場的表現看,黃金等資產同樣沒能幸免。
回顧歷史也不難發現,在多次權益市場大跌時,貨幣基金都歷經考驗,成為眾多資金青睞的避險品種。
(編輯 白寶玉)
15:18 | 巨星傳奇與宇樹科技合作 IP業務延... |
15:18 | 京東領投機器人企業RoboScience 預... |
15:06 | 浦發銀行落地北交所首單科技創新綠... |
15:00 | 深度智耀創始人李星:AI已為新藥研... |
14:56 | 敏捷創新釋放核心業務潛力 星巴克... |
14:49 | 畢馬威中國發布AI工具“智速轉型平... |
14:47 | 昆侖萬維推出并開源Skywork UniPic |
14:46 | 自貿港快線再提速 8月1日起海南航... |
14:42 | 弈柯萊生物獲國投聚力4.5億元獨家... |
14:17 | ?金域醫學梁耀銘榮獲“優秀中國特... |
13:58 | 北京綠色交易所召開2025年參與人大... |
13:57 | 貿促會研究院:中國游戲產業全球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