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多家績優私募基金的最新策略顯示,目前它們對于短中期A股的態度偏積極,“不怕下跌、逢低布局”成為主流投資思維,大盤藍籌股普遍受到力挺。
開門紅符合預期
對于A股春節假期后的“開門紅”上海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表示,綜合春節假期外圍股市表現、港股市場22日的走勢以及AH股溢價率指數等因素來看,春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的表現基本符合預期。這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A股較快的反應速度和較高的市場效率。這在22日AH股溢價率收斂以及影視傳媒股的走勢上表現得尤其突出。
北京凌通盛泰董事長董寶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相對于前期A股的下跌幅度以及春節假期海外股市的漲幅,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主要指數雖然普漲,基本符合預期,但整體反彈力度可能依舊不夠。
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表示,A股市場在春節前出現的較大幅度調整與海外市場波動有關,也與A股年初上漲較快相關。從2018年全年來看,A股和港股市場的系統性機會和風險均不顯著。
私募整體態度積極
多家績優私募對A股整體持積極態度。上海泓信投資董事長尹克分析,短期來看,A股有望在前期避險情緒平息之后,迎來超跌后的持續修復。目前A股的估值中位數處于歷史均值水平以下,市場隱含的系統風險實際上可能小于投資者的實際感受。同時,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宏觀經濟仍保持較強的活力,企業盈利有望保持增長。在盈利改善和債務風險下降的推動下,A股仍存在估值修復的空間。
董寶珍分析,此前美股在接近8年的牛市表現后從高位回落,這可以理解為市場的“標志性事件”,即經過長時間的單邊震蕩上漲后,美股面臨著陸的需求。在市場估值上升至高位、投資者分歧持續顯現的背景下,主要股指的高位寬幅震蕩是市場常態。再以俄羅斯股市為例,目前俄羅斯股指已基本收復了此前因受歐美股市拖累導致的失地。從橫向對比來看,低估值的俄羅斯股市在全球重要股市中與中國A股最為相似,核心藍籌板塊上均曾出現過長時間的低估。整體而言,未來A股仍值得繼續中長期看好。
上海聯創永泉投資總監張媚釵也看好A股中長期走勢。盡管金融去杠桿持續進行,A股估值提升有難度,但從上市公司盈利角度看,全球經濟總體持續復蘇的進程中,A股大量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勢頭仍處于良好的趨勢之中。對于A股市場的中長期走勢,投資者不宜因市場動蕩而持過于悲觀的預期。
大盤藍籌仍獲力挺
從多家績優私募的策略觀點來看,它們繼續逢低布局,仍看好大盤藍籌股。
在短中期投資的把握上,董寶珍表示,短期投資策略將保持積極。一方面,A股核心藍籌板塊整體市盈率仍然處于個位數水平,相對于中小創仍有較大的估值優勢;另一方面,在具體操作上,仍將堅持低位持續加倉,等待此前并非來自基本面的空頭因素消散。
尹克分析,在當前環境下,整體較看好周期股和藍籌股。相對于大多數成長板塊,周期股與藍籌股的估值相對合理。在目前流動性中性偏緊的環境下,市場整體估值較難大幅提升,而且市場更偏好短久期類的資產。在經濟溫和復蘇、通脹逐漸回升的環境下,周期股、消費股、金融股業績增長的彈性相對更大,而成長板塊在經歷了上一輪牛市后,仍有許多累積的問題需要消化,短期內反轉的概率不大。
張媚釵也看好藍籌股的機會。從市場風格角度來看,藍籌股和低位中小市值股票都有投資機會。目前藍籌股的估值總體合理。中長期看,隨著上市公司盈利的持續增長,藍籌股還會有穩定的回報。
陳家琳認為,在1月份以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快速上漲之后,2月初A股的調整已較為充分地釋放了市場短期風險。未來將繼續圍繞權重藍籌“做文章”。整體來看,市場主流資金大舉出擊成長股的時機仍然沒有成熟。
財匯大數據終端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2日亞洲主要股市交易結束時,上證50、滬深300兩大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12.05倍和14.52倍,美國道瓊斯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和香港股市主板市場的市盈率分別為23.6倍、26倍、38.26倍和17.84倍。整體來看,A股市場核心藍籌板塊的估值仍呈現出較顯著的優勢。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