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第一顆雷,爆的猝不及防。
1月23日,剛被戴上ST帽子的ST康得新(002450.SZ)復牌后便一字跌停,收于5.73元,跌幅為4.98%,封單超過260萬手。而在前一天晚間,ST康得新還宣布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公司有可能被暫停上市或導致最終終止上市。
因為15億超短期債券違約,ST康得新成為2019年資本市場被踩爆的第一顆雷。但主營高分子材料的ST康得新此前一直是資本市場的白馬股,市值一度近千億元。去年三季度賬面還有150億貨幣資金的ST康得新為何會因為15億元的債券造成違約?而康得新又是為何從資本青睞的白馬股變身為目前的黑天鵝?
一季度還錢?
在復牌前一天上午,ST康得新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鐘玉出人意料的現身“18康得新SCP002”債券持有人會議。鐘玉在現場表示,計劃通過應收賬款、銀行支持、引進戰投等方式,可以在一季度末之前把錢逐步還上。
ST康得新方面也在這次債權人會議中對貨幣資金的占用情況做出說明。有參會的債權人對外透露,ST康得新方面表示其中有近100億元的資金被大股東挪用做碳纖維業務,而另外50億元的貨幣資金則因為受限而無法挪用。有消息稱,這一部分資金已被拿去質押補倉。需要提及的是,此前康得新也發布公告稱,在證券監管部門調查過程中,同時經公司自查,發現公司存在被大股東占用資金的情況。
根據上清所的公告,ST康得新1月22日下午還召開了“18康得新SCP001”債券持有人會議。1月23日則分別召開“17康得新MTN001”和“17康得新MTN002”的債券持有人會議。
在資金被大股東占用背后,大股東康得團資金鏈緊張早有跡象。
ST康得新2018年三季報顯示,當期康得集團持有其24.05%的股份,其中92.6%的股份被質押,0.33%的股份被凍結。
此外,ST康得新去年5月回復深交所問詢的公告顯示,其與榮成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以及康得集團共同出資130億元建設康得碳谷科技公司。其中,康得新與榮成國資各出資20億元并均已到位,而預計出資90億元的康得集團僅到位了2億元。
而在去年12月28日,創業板公司揚杰科技(300373.SZ)還披露,康得集團不僅未能如期兌付公司間接投資的5000萬信托計劃,而且將產品方付給揚杰科技的4600萬元“擔保款”截留挪作他用。
1月22日,本報記者向康得新證券部門有關人士發去了采訪提綱。但得到回應稱,“就上述相關問題,我方一直積極在與相關方面溝通,尋求問題的盡快解決,目前仍無進一步信息公布,煩請以公告為準。”
一群黑天鵝
僅僅15億元,就讓去年三季度賬面還有150億元貨幣資金的ST康得新成為2019年資本市場最先炸響的那顆雷。
1月15日康得新宣布“18康得新SCP001”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違約。這也是2019年首單上市公司債券違約。1月21日康得新再度宣布“18康得新SCP002”同樣未按期償付本息。
此外,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ST康得新目前還擁有“17康得新MTN001”和“17康得新MTN002”兩只中期債券將于2022年到期,發行規模均為10億元。
債券違約引發連鎖反應。1月21日晚間,康得新宣布經銀行通知存在22個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其中5個屬于主要賬號。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則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應條款,康得新由此被戴帽。
而在今年1月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還披露,由TCL商業保理(深圳)有限公司申請,康得新光電、康得新、康得集團以及董事長鐘玉價值約7564萬的財產已從去年12月7日開始被法院查封。
事實上,ST康得新的黑天鵝在2018年已經飛起。
去年10月29日,康得新宣布因未披露股東間的一致行動關系,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開始對康得新及控股股東康得集團、實際控制人鐘玉立案調查。
此外,康得新在2018年的資產重組也宣告失敗。
2018年2月,康得新發布停牌重組公告,宣布欲收購美國新材料公司Boyd。但去年九月,康得新宣布由于中美貿易摩擦,收購項目在美國審批的困難程度加大,終止收購Boyd。
更重要的是,2018年康得新在資本市場風光不再。康得新在2017年11月20日曾創下26.67元的高點,而以1月23日的收盤價計算,目前其股價跌幅已近八成,市值約為203億元。
激進擴張
作為新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ST康得新曾經是資本市場的白馬股,2017年市值曾突破千億。
ST康得新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為108.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為22億,同比增加17.14%。當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雖同比下滑7.85%,但也有20.73億元。
15億元超短期債券的違約顯示出了其資金鏈的緊張程度。ST康得新也稱其違約源于流動資金緊張,并稱公司正在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籌措資金,并加強自身經營,努力通過自身經營性現金流償付本期債券,同時努力保障后續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償付。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ST康得新目前主營業務是預涂膜、光學膜等高分子材料,大股東康得集團則主攻碳纖維材料。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ST康得新的債券違約事件顯示出其公司治理存在嚴重問題。他同時認為,造成ST康得新和大股東康得集團資金鏈緊張的重要原因還在于擴張過于激進,攤子鋪得太大。
據《華夏時報》記者粗略梳理,康得集團和ST康得新近年來公布的投資均是高投入、高產出的項目。
其中,上文提到的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投資500億元,總計40條高性能碳纖維項目,預計2025年高性能碳纖維年產量將突破6.6萬噸,貢獻年收入超過1000億元。作為參照,據記者了解目前全球碳纖維第一大制造商日本東麗公司的產能超過4萬噸。
康得集團在碳纖維領域還有更為龐大的投資計劃。
除了此前宣布要與北汽集團合資120億元在江蘇常州建設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園外,康得集團還與張家港市人民政府簽署“兩園一城”合作協議。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總投資1800億元,計劃分期實施至2025年全部達成,預計屆時年產值將達3000億元。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康得集團在碳纖維領域投入大量前期資金,但短期卻無法有所收益,勢必會給企業的資金鏈造成較大壓力。他同時認為,康得新的股價大幅下跌讓大股東質押的股份面臨爆倉風險。此外,過高的質押比例以及“無錢補倉”還有可能使大股東面臨失去康得新控制權的風險。
需要提及的是,鐘玉此前曾表示,未來碳纖維業務會裝進上市公司。他當時表示,一方面碳纖維業務是公司業務發展的一個鏈條,另一方面裝入上市公司后,將來融資更便利,也有利于擴大規模。“不過資產注入要有一個適當的時間,得等這塊業務盈利以后。”鐘玉當時說。
但眼下,ST康得新則需要先解決掉碳纖維帶來的“大麻煩”。
11:26 | 國芳集團擬出資1545萬元與專業機構... |
10:33 | 九號電動兩輪車曬成績單:上半年中... |
10:30 | 中國電建集團項目專場推介會在北京... |
10:12 | 中國神華啟動大規模資產重組 核心... |
10:03 | 中國神華擬籌劃重大事項!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尋找債務重組最大公約數化債 |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