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湘
萬眾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終于有了最新的進展。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作為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由于規格高、涉及面廣,《規劃》自出臺以后迅速引發整個市場熱議。
其中,《規劃》中多處提及交通、物流行業的規劃建設內容,有分析人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進行互聯互通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是重要內容之一,交通、運輸等行業都會受益于此。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多家涉及交通、物流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均表示,公司有望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受益,而公司也在相關領域進行積極布局。
本次綱領性文件在物流、交通領域提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劃。《規劃》稱,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并進一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同時以連通內地與港澳、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上述規劃完成后,中國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將得到鞏固,而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的功能也將進一步增強,與中國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運輸體系的建設上,規劃對各個層面的考慮都非常完整全面。這些措施的落實,必將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行業帶來極大的推動。港口群、機場群以及帶外綜合運輸通道的規劃發展,會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外的往來交流,大幅提升區域內的人員貨物的有效流動。”東方嘉盛董秘李旭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規劃》還提到,將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經粵東西北至周邊省區的綜合運輸通道,推進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羅定等鐵路項目建設,適時開展廣州經茂名、湛江至海安鐵路和柳州至肇慶鐵路等區域性通道項目前期工作,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進一步延伸的可行性,有序推進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等國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加快構建以廣州、深圳為樞紐,連接泛珠三角區域和東盟國家的陸路國際大通道。
“此前,長三角密集的鐵路網為當地經濟起飛奠定基礎,珠三角此前更多依靠公路交通,而通往茂名、汕尾等地鐵路項目的建設,能很大程度促進上述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商貿往來,這也是一塊比較有潛力的市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道。
而對于粵港澳大灣區與外部的交通連接,有上市公司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嘉誠國際資本運營部總監郭美文告訴記者,廣東粵港澳—東盟公路甩掛聯盟甩掛運輸試點項目,是廣東省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交通運輸領域中先期啟動的重點任務之一,而嘉誠國際此前在南沙自貿區核心區域投資建設了甩掛運輸站場,預計能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運輸效率。
《規劃》推出之后,受到市場廣泛熱議。多家涉及物流、交通領域產業鏈的上市公司紛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能大幅優化區域營商環境,預計能為公司帶來積極影響,而公司也將積極在相關市場展開布局。
“公司主要提供跨境貿易供應鏈服務,規劃中提出,貿易自由化、人員貨物的跨境往來便利化將具體實施,直接提升跨境供應鏈的時效,降低供應鏈成本。粵港澳大灣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也會有力提升公司物流的交付能力。”李旭陽如是說。
東方嘉盛創立于深圳,是一家產業供應鏈服務商,建立了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長江中游經濟區、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區、以及京津冀經濟帶為核心的覆蓋全國的供應鏈網絡,在香港、深圳、和廣州都建立了成熟完善的供應鏈運營平臺,同時在深圳擁有兩處自有倉儲物業。
李旭陽強調,大灣區金融產業將融合發展,在產業供應鏈金融方面,公司會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區位政策優勢,深入拓展產業供應鏈金融業務,同時,公司將依托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優勢,通過科技賦能供應鏈戰略實施。目前,東方嘉盛和騰訊、華為等七家企業發起設立前海改革創新技術聯盟,被授予“制度創新實驗室”。
而作為智慧停車領域代表企業的捷順科技,也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寄予厚望。目前,捷順科技智慧停車業務已對粵港澳大灣區全區城市實現全覆蓋,其中深圳、珠海、中山、廣州、東莞、佛山、惠州7個城市分別設有分公司,公司智慧停車產品在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捷順科技內部人士介紹到,捷順科技在泛珠三角地區有多個標桿項目,包括港珠澳大橋、惠州機場、惠州高鐵站、廣州高鐵南站、深圳機場等。
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發布,將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城市對智慧停車領域的投資和發展,為公司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后續公司也會加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和建設。
“規劃的出臺,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可靠政策指導。公司的天運(南沙)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嘉誠國際港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心位置。”郭美文認為,隨著政策實施及區域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預計將發展成為眾多實力雄厚的制造業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聚集地,而作為第三方綜合物流服務商,公司將獲得更加充足的客戶資源、貨物資源及良好的發展機遇。此外,順豐控股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實施,將為物流企業帶來機會,智慧物流將作為其中重要部分,與順豐控股的戰略目標一致。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