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A股的影視傳媒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嚴酷的寒冬。
截至目前,30家申萬文化傳媒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預告。這也揭開了影視傳媒行業受沖擊的一角——高達22家上市公司虧損,其中14家為首虧,合計預虧損金額最高達17.45億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30家企業中,仍有4家企業逆勢預增。
整體而言,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影視、院線等受負面影響最嚴重,萬達電影、金逸影視、華誼兄弟三季度虧損金額均在億元以上,僅有少部分龍頭公司,如華策影視、芒果超媒顯示出較強的抗風險性。
而為了度過疫情籠罩下的影視“寒冬”,影視企業紛紛拋出方案爭先恐后融資補血,例如萬達電影就拋出了43.5億的募資方案,用于新建影院項目,并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巨頭普受重創
首當其沖遭受重創的是影視院線。業績虧損幅度最大的當屬萬達電影,預計2020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億元至-5.5億元。
據萬達電影公告,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2020年1月23日至今,公司下屬影院受疫情影響全部停業,同時萬達影視計劃春節檔上映的影片未能如期上映。預告期內公司電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費用支出卻較為剛性,導致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
同樣遭遇的還有金逸影視。公司預測2020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億元至-1.45億元。自2020年1月24日起,金逸影視旗下的自有影院及廣州金逸珠江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旗下加盟影院已全部暫停營業。
另外一家院線類企業——幸福藍海也迎來了首虧,預計一季度虧損幅度為1億元-1.05億元,其也指出受疫情影響,旗下自有影院及加盟影院已全部暫停營業,目前仍未恢復營業。
有不少行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上半年影視院線類企業或都無法擺脫經營泥潭。
“3月全國影院停擺的狀態還在持續,雖然出現了極少量影院開放的情況,但上映影片主要以重映為主,沒有新影片上映,票房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加上3月27日國家電影局緊急通知所有影院暫不復業,電影行業還未到走出疫情影響階段。樂觀估計下,預計4月下旬才會有影院陸續開放,但完全恢復正常經營節奏或需等到下半年。”中原證券文化傳媒行業分析師劉冉指出。
除了院線停擺外,大量的影視內容制作公司也面臨疫情帶來的挑戰。
華誼兄弟預計虧損1.38億元至1.43億元。報告期內,華誼兄弟電影、影院及實景娛樂收入較上年同期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光線傳媒凈利潤預減56.33%-78.17%,其原定在春節檔、情人節上映的《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已撤檔;北京文化第一季度業績也預計虧損2000萬元-3000萬元……
不過,逆境之中,也有個別影視制作或互聯網企業業績逆勢上漲。
如華策影視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億元-1.1億元,同比增長177.40%至205.14%。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調整了部分項目的市場定位和開發節奏,一季度確認了多部電視劇項目的收入,以及藝人經紀、音樂版權、廣告、游戲授權等衍生生態業務。
華錄百納一季度業績也預計盈利1708萬元-2001萬元,同比增長75%至105%。不過,這個業績主要受非經常性損益影響,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華錄百納一季度將陷入虧損。
華錄百納坦言,公司雖然項目拍攝目前已陸續復工,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對全年度經營項目規劃有一定影響。
真正受益于疫情的影視類企業,是芒果超媒。其預計凈利潤同比略增2.89%~17.24%,主要依賴于旗下在線視頻芒果TV驅動,而作為疫情之下人們的主要娛樂活動,視頻平臺在一季度的活躍度要遠超其他細分領域。
競相融資“補血”
由于經營受挫,業務大幅下滑,市場出現了不少對影視類企業現金流的擔憂之聲。
劉冉表示,“在幾乎沒有票房收入的經營壓力之下,部分院線公司的賬面資金難以支撐現金流出壓力,行業洗牌速度可能會加快,集中度存在上升的可能性;影視內容公司由于成本前置而收益后置的特點,在沒有影片票房收入的情況下,也會面臨比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已經披露2019年年報的有5家企業。其中截至2019年底,賬面貨幣資金最充裕的是光線傳媒,貨幣資金合計25.12億元。4月16日晚,光線傳媒還曾發布公告,擬在不超過20億元的額度內使用閑置自有資金擇機購買理財產品。
此外,橫店影視截至2019年末雖然賬面貨幣資金只有2.89億元,但公司也公告,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8億元的自有閑置資金進行委托理財投資理財產品。
資產負債率稍高、現金比率稍低的是幸福藍海,其資產負債率、現金比率分別為48.16%、0.39。截至2019年底,幸福藍海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合計4.48億元,短期借款3500萬,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分別為2.13億元和7.48億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幸福藍海2019年年報由于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歸屬期間無法確定、營業收入季度變動大、非經常性損益額高、發行費用激增等遭遇深交所問詢。
而面對疫情加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部分影視類企業都加入了“補血”大軍,為后續發展補充彈藥。
早在2月29日,華誼兄弟便公告,與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忠軍簽署借款協議,后者向上市公司提供期限為兩年的1億額度無息借款。
另一家上市公司當代明誠則悉數質押了當代時光全部股權,用于向北方信托借款人民幣3億元。
此外,萬達電影、捷成股份、當代東方、中廣天擇也紛紛發布再融資預案。
其中,萬達電影擬募資不超過43.5億元,將用于新建影院項目,并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捷成股份擬募資不超過20億元,用于版權運營與媒體經營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當代東方擬募資不超過6.5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中廣天擇擬募資不超過4.9億元,用于新媒體內容制作及運營項目、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建設。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