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6月份以來,生豬現貨、期貨價格盡管均呈上漲態勢,但卻未趕上上游飼料提價幅度。
業內人士預計,這將導致使用標準飼料的規模化養豬場經營壓力加大,持續虧損狀態短期難以得到改善,可能引發主動去產能。而使用混合飼料的散養戶有一定成本優勢,去產能積極性不高,預計生豬周期將會呈現出階梯型、反復探底走勢,不排除有“多重底”的可能性。
豬價上漲
企業經營壓力仍在
東方財富CHOICE終端顯示,生豬期貨7月合約在4月份自15000元/噸漲至16800元/噸,漲幅為12%,5月份曾一度摸高至17400元/噸,后回落至16800元/噸附近,6月份則在16800元/噸附近震蕩。豬肉期貨價格上漲,現貨情況又當如何?
6月13日早上,《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湖南長沙誼品生鮮門店(玫瑰園店),只見肋排、后腿、冷鮮、板油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肋排價格漲幅較大,自1月1日的44元/公斤漲至6月13日的56元/公斤,年內漲幅為27.27%。
該門店經理表示:“4月、5月份生豬批發價格上漲,當前已經傳遞至零售端,我們采取隨行就市策略,不排除進一步漲價的可能性。”他還認為,“飼料價格抬高養殖成本,新冠疫情反復抬高物流成本,下游需求低迷不振,終端零售面臨一定壓力。”
門店肋排價格已漲至56元/公斤(攝影:肖偉)
有經營壓力的實體并非只有豬肉零售端。根據Wind數據,不少生豬養殖企業在2022年一季度虧損嚴重。其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四大豬企虧損較多。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生豬現貨、期貨價格確有一定上漲,但是近期飼料漲幅更大,規模以上生豬養殖企業還承擔著前期較大虧損,經營現金流普遍吃緊,整體經營情況不樂觀。”
飼料價格上漲
養殖企業承壓
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月第二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15.86元/公斤,全國飼料平均價格為3.34元/公斤;到了6月第一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16.41元/斤,全國飼料平均價格為3.63元/公斤,這一時間段內的生豬價格漲幅為3.46%,低于飼料價格8.68%的漲幅。
記者梳理發現,近2周(6月1日至6月13日),先后有內江正大有限公司、樂山安佑山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匯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能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瑞東飼料有限公司、成都三旺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東方希望動物食品有限公司、廈門強大農業有限公司發布調價通知,自6月6日至6月14日起實施飼料價格上調,上調幅度為50元至100元不等。
部分飼料企業調價函(供圖:西谷生物)
豬肉價格上漲趕不上飼料價格上漲,規模化養殖豬場的經營壓力未得到明顯緩解。
從事生豬養殖的湖南瀏陽散養戶錢德旺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頭300斤的豬從出生到出售大概需要吃1500斤的飼料,花費大概在2300塊錢。這次飼料廠集體漲價,相當于每頭豬的飼料費要多花90多塊錢。”他還說,“現在只能逐步放棄標準飼料,轉而使用以自產糧食結合添加劑為主的混合飼料。如果再加上獸藥、人工、水電等成本開銷,只能說堪堪保本。”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散養戶的三元能繁母豬保有量較大,且可使用混合料降低成本,相比規模以上豬場的經營成本有一定優勢,主動去產能的意愿不強,部分糧食主產區的散養戶因有一定自產糧食優勢,還有擴產沖動,對中秋、國慶、春節豬肉消費行情抱有期待。規模以上豬場因其規模較大,使用混合料的可行性不大,處于較為被動的局面,疊加前期較大幅度虧損,只能采取主動去產能的方式確保持續經營。”
他補充道,“參考2010年至2015年這一輪豬周期行情,當時外界干擾因素較少,也無大規模生豬流行性疾病發生,生豬現貨價格下行時間長達43個月。在此期間,不斷有規模以上養殖場因經營壓力和資金鏈斷裂而選擇主動退出,散養戶則在擴產和收縮之間反復橫跳,引發生豬價格在豬周期下行通道里不斷出現反彈走勢。綜合上述判斷,本輪豬周期下行階段也可能存在‘階段反彈、階梯下降、反復尋底’的特點,豬周期下行時間有可能會拉長,規模以上養殖場需審慎應對。”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