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10月17日、18日,深市精細化工行業首批三季報出爐,金禾實業、瑞豐新材前三季度業績向好,營收凈利均實現高速增長。
從凈利潤來看,金禾實業、瑞豐新材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33億元和3.6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別高達87%、168%。
市場人士認為,精細化工行業全球供應鏈重建給國內企業帶來歷史機遇,以金禾實業、瑞豐新材為代表的一大批深市公司緊抓機遇、加大技術研發,實現業績增長,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產業鏈自主可控,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精細化工行業未來將蓬勃發展,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板塊估值存較大上行空間。
海外市場需求回暖
龍頭企業乘勢實現高增長
“我國上市公司已經在精細化工行業全球供應鏈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少公司憑借成本優勢已經成為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比如甜味劑龍頭金禾實業等。在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化工品供應鏈形勢下,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穩定生產,不少公司實現利潤逆勢增長。”方正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任宇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0月17日,甜味劑龍頭企業金禾實業發布三季報,成績亮眼。根據公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28億元,同比增長37.54%;實現歸母凈利潤13.33億元,同比增長86.7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28億元,同比增長24.80%,環比增長13.26%;實現歸母凈利潤4.79億元,同比增長74.72%,環比增長16.29%,高速增長趨勢明顯。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低糖飲食觀念的不斷提升,全球甜味劑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公司甜味劑產品三氯蔗糖、安賽蜜的龍頭地位得到鞏固,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金禾實業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緊抓機遇,在釋放5000噸三氯蔗糖新產能基礎上,同時疊加產品價格的提升促進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增強。2022年第三季度,海外需求明顯回暖訂單增加,帶動了三氯蔗糖和安賽蜜的出口。另外,主要原材料年產8萬噸的氯化亞砜總產能和年產3萬噸的DMF配套,促進了公司產品成本進一步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增強。
10月18日晚,潤滑油添加劑龍頭企業瑞豐新材發布三季報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42億元,同比增長202.19%;實現歸母凈利潤3.64億元,同比增長168.09%。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0.21億元,同比增長438.19%;歸母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增長588.17%。
據悉,瑞豐新材第三季度單季度的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均超過了上半年,同時三季度單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全年基本持平,單季歸母凈利潤超過了去年全年,增長勢頭迅猛。
“潤滑油添加劑行業具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與客戶準入門檻,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主要被少數幾家國際公司強勢占有。公司經過20余年的積累與持續研發投入,近兩年產品研發接連突破,產品的知名度與認可度快速提升,多個型號產品陸續通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掃除了進入國際大客戶供應鏈的準入障礙。”瑞豐新材表示,公司所在行業正處于國際供應鏈體系面臨重建、國內進口替代加速的階段,為公司帶來較好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于2021年提出以單劑向復合劑轉型的發展目標,同時大力開拓海外市場、集中力量進行核心客戶突破。得益于公司多年的堅守與積累,恰逢行業全球供應鏈重建帶來歷史機遇,公司產品轉型與國際市場開拓進展順利,業績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潤滑油添加劑進口增速有所放緩,但高端產品還需依賴進口。國內企業不斷力爭上游,試圖在技術面、認證面、價格面縮短與海外龍頭差距,疊加國家政策端的扶持,已經有一批如瑞豐新材等企業實現了單劑與復合劑的技術與市場突破,國產替代前景廣闊。”某券商化工行業分析師分析稱。
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持續提升
板塊估值上行空間大
精細化工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行業,行業進入門檻較高。精細化工是當前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精細化工產品種類多、附加值高、用途廣、產業關聯度大,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
當前,國內精細化工行業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增強,產業鏈體系不斷完善,自主可控能力持續提升,降低供應鏈“卡脖子”風險。
“精細化工行業上游以中國石化、恩捷股份、榮盛石化等傳統石化企業為主,市場集中度高,份額供給較為穩定;中游為精細化工制造企業,專業性強化,細分程度較高,比如新和成主營醫藥精細化工產品,聯化科技以農藥精細化工產品為主;下游行業主要是成品領域經營商,比如寶潔日化、浩業醫藥等。”前述化工行業分析師表示。
“近年來,精細化工行業成為我國傳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高性能化、專用化、綠色化精細化工產品發展可期。”任宇超表示,目前來看,我國已經在傳統精細化工產業鏈占據重要地位,未來行業格局持續向集約化發展。新型精細化工技術壁壘高,國外化工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伴隨著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持續突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整個精細化工行業的估值水平低于2012年以來均值,下行空間有限,有較大上行空間。”上述化工行業分析師分析稱,展望下半年乃至明年,全球流動性收緊的過程中,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動力會逐步消退,精細化工企業的成本壓力將有所緩解,利潤存在邊際修復的空間。
該分析師進一步說,在需求側,經濟活動將有所恢復,在穩增長政策下,精細化工品下游需求將迎來好轉,精細化工行業上半年存在的高成本和弱需求局面將有所轉化,但考慮到終端需求復蘇進程有所差異,加上海外需求存在不確定性,預計各板塊間仍將出現一定分化。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尋找確定性的機會。其中,新能源材料企業將持續受益于行業的機會,投資確定性較強。
(編輯 白寶玉)
17:26 | 安寧股份:公司現有產品鈦精礦和釩... |
17:26 | 博隆技術:從美國進口的原材料占比... |
17:26 | 博隆技術: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7:26 | 渤海輪渡:第二艘新能源電動車運輸... |
17:26 | 渤海輪渡: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7:26 | 長虹華意:公司與可口可樂公司沒有... |
17:26 | 成都華微: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通... |
17:26 | 德恩精工:公司旗下子公司德恩航天... |
17:25 | 德恩精工:公司在機器視覺方面已取... |
17:25 | 德邁仕:公司定點及前期研發產品包... |
17:25 | 德邁仕: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現金流... |
17:25 | 登云股份:公司將根據實際資金需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