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余若晰
在經歷了多年的傳言之后,國內餐飲業巨頭海底撈上市終于迎來實質性動作。5月17日晚間,海底撈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海底撈國際控股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透過海底撈招股書可見,海底撈IPO不僅能讓公司創始人獲益匪淺,也揭開了海底撈董事長張勇背后的資本帝國,同時,依靠“一鍋紅湯”而不斷壯大的企業也浮出水面。
張勇的資本帝國
彼時,1994年,海底撈董事長張勇和他的小伙伴們,四個人合伙在四川省簡陽市創辦了一家名為“海底撈火鍋城”的火鍋店,那時火鍋店里只有四張桌子。
如今,海底撈在招股書中公布,目前運營的餐廳數量達到了320家,包括中國內地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海外在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
海底撈還表示,上市募集資金后,海底撈計劃將募資的60%用于擴張,20%擬用于研發和實施新技術,15%擬用于還貸,5%作為一般營運資金使用。
伴隨著海底撈招股書的面世,公司掌門人張勇的資本帝國也浮出水面。雖然這是海底撈首次上市,但與之有關聯的兩家公司早已涉足資本市場。一家是頤海國際,另一家是優鼎優。
2016年,作為海底撈底料獨家供應商的頤海國際登陸香港交易所;2017年,海底撈旗下冒菜品牌優鼎優登陸新三板。
資料顯示,頤海國際的實際控制人是張勇夫婦,直接持股35.59%,并通過合計持股68%的靜遠投資間接持有頤海國際50%的股份。頤海國際的現任董事長施永宏乃張勇海底撈的合伙創始人。
據公司年報顯示,火鍋底是料頤海國際主要的收入來源,占全年收入的79%。
數據顯示,從2013年~2017年,頤海國際與海底撈的關聯交易一直占55%左右。而在營業收入的構成中,來自關聯方海底撈及聯屬公司的收入為9.15億元,占總收入的55.6%。
新三板公司優鼎優餐飲,旗下的餐飲品牌是“U鼎冒菜”。優鼎優于2017年4月份在新三板掛牌,其實際控制人是張勇的弟弟張碩軼。但是,張勇與其夫人共同控制的靜遠投資通過子公司靜海投資,合計持有北京優鼎優餐飲股份有限公司55.9%的股份。
不過,張勇的資本版圖并非只限于上述兩家。早在2012年,張勇就注冊成立了上海海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悅投資)。
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查詢企查查發現,目前海悅投資對外進行了14筆投資。除了兩家控股子公司、以及海底撈與上市公司用友網絡共同發起設立的餐飲云服務公司紅火臺之外,還有安徽訊飛至悅科技、上海景林羲域、深圳越海全球供應鏈以及上海像祥禾涌原投資等多家投資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海悅投資在上海景林羲域的持股比例占6.6667%。而景林羲域的對外投資包括韓都衣舍、虎撲、上海繪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涉足領域十分廣泛。
此外,其有限合伙的另一家投資公司上海祥禾鴻安對外進行了26筆投資,包括眾信旅游、雪榕生物、金陵體育等多個行業。
據媒體報道,張勇在兩家公司任法人,在外任職8家,實際控股企業達19家。企業覆蓋制造業、交通運輸、郵政業、住宿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技術服務業等多個行業。更重要的是張勇曾于2015年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一鍋紅湯“養活”10多家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在A股也有很多合作伙伴。
2018年5月份,海悅投資與雪榕生物簽署了協議,意在食用菌領域結成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而海底撈也是晨光生物的花椒產品的大客戶之一;作為火鍋料制品公司的安井食品也與海底撈建立了合作;國聯水產、佳沃股份的客戶名單中都有海底撈;裕國股份也曾為海底撈提供干香菇;海底撈也是華通香精香料的主要客戶之一。
數據顯示,2017年,晨光生物營業收入為40.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6.25%。凈利潤為1.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3.42%。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年報發現,國聯水產除了海底撈這一客戶之外,還是沃爾瑪、百佳和家樂福等大型商超的供應商,以及良之隆、外婆家、思念、呷哺呷哺、望湘園、金鼎軒等大型餐飲類客戶。
另外一家提供花椒產品的晨光生物是2017年才開始于海底撈等大客戶開展合作。受到和海底撈等公司合作影響,公司花的椒產品的銷售額達到了6000多萬元,同比增長80%。
海底撈的另一家供貨商安井食品,目前的銷售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經銷模式、第二種是商超模式,而第三種是特通模式。于海底撈的合作屬于第三種,安井食品表示,除了海底撈,海域呷哺呷哺等多家餐飲建立了合作關系。
除上述之外,上市公司金螳螂、永輝超市也和海底撈有著合作的關系。金螳螂與海底撈進行了戰略合作,探索創新連鎖產業裝修的合作模式;此外永輝超市下屬子公司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對海底撈旗下子公司蜀海供應鏈有著9.375%的持股比例。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