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銷量于2018年第三季度在歐洲市場迎來迅猛增長,同年11月份正式進入英國市場,在倫敦開出第一家小米授權店,并鋪設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打算在歐洲地區繼續擴張其品牌話語權。
但近日,有外媒報道歐洲專利經營機構IPCom針對某一常規性的技術專利,要求小米積極與其接觸購買使用許可,雙方正在開啟對話,IPCom此前曾以類似專利與包括蘋果、諾基亞、HTC等多家國際廠商發生糾紛。
北京大成律所律師朱寶認為,事件所涉及專利缺乏足夠技術含量,有濫用市場地位,壟斷,限制創新等嫌疑,有悖專利產權制度的立法本意。IPCom行為疑似“專利海盜”行為,可能觸及反壟斷法,其有效性最終如何尚存疑問。
疑似“專利海盜”多次糾纏國際大廠
專利經營成收“買路錢”
部分英國媒體于2月22日報道,IPCom此前從博世集團(Bosch)處購入一系列技術專利,其中包括一項確認手機呼出呼入優先級的軟件技術,IPCom認為小米集團在英國發售的產品利用了其專利技術,但未取得其許可,要求小米集團方面與其建立溝通。
公開資料顯示,IPCom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是一家專利經營機構。2007年,其從博世集團購得一份手機技術專利包,包含大量涉及2G、3G及準4G技術專利,其中的30項專利在美國、歐洲和亞洲被聲稱為SEP(標準必要專利),此類專利往往具有為達到某種行業技術標準而必須采用的特性。
IPCom還就上述專利包與大量進入西歐市場的國際手機廠商“有來有往”,據悉,IPCom在英國、德國一共發起過9項侵權訴訟,廣泛狙擊諾基亞等各大主流手機廠商,其在德國與HTC、蘋果手機的訴訟中敗訴。
IPCom通過專利許可及訴訟作為重要收入來源,其主要戰場之一就是英國。作為在國際范圍內迅速崛起的大廠,小米近期進入英國市場理所當然的成為目標。就當前進展來看,尚無法判斷IPCom訴求的合理性,事件本身也未進入訴訟,雙方對話正在形成之中。
北京大成律所律師朱寶認為,IPCom的做法疑似“專利海盜”行為,類似行為標志性的表現是進行完全沒有創新點的專利注冊,缺乏科技投入,資本投入,精力投入的模仿,抄襲,搶注行為,而類似行為不受任何國家的法律保護及支持。
朱寶律師認為,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IPCom行為是否涉嫌反壟斷法,其行為可能有濫用市場地位,壟斷,限制,創新的嫌疑,有悖專利產權制度的立法本意。
對于IPCom向市場進入者收“買路費”,朱寶律師說:“(類似行為)限制知識產權的創新,限制科技公司的成長有違知識產權制度的創立初衷。知識產權制度的創立是為了保護創新,促進人類探索未知世界,探索科技陣地探索我們生存的世界,并進行不斷的創新,而非與之相反。”
“專利戰是小米成人禮”
小米近年加速構建自有知識產權庫
包括小米在內,幾乎所有知名手機廠商的出海之路上,都遭遇過專利經營商“收買路錢”,此前華為就與IDC就一項SEP進行訴訟交鋒,最后迫使IDC按照FRAND原則降低了專利使用費率。從目前來看,IPCOM的行為不至于損害小米在英國市場發揮出的性價比優勢。
在2015年兩會期間,雷軍發表公開講話時表示,專利戰是小米的“成人禮”。他說:“專利戰幾乎就是手機行業的拳王爭霸戰的一部分。看一下蘋果被訴訟多少回,三星被訴訟多少回,蘋果和三星互打多少回,專利是智能手機行業游戲規則。起訴我們,說明我們已經進入了規模。”作為手機行業游戲規則一部分,雷軍認為,小米第一天做手機,就預計會面臨專利戰,目前小米做手機時間還太短,專利積累需要時間。頻繁的專利糾紛讓更多中國企業看到了自身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專利背后代表的產品創新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小米在內,眾多國際大廠持續面臨挑戰的同時,也通過研發投入的方式奪回專利話語權,開辟自主知識產權,并取得較大成績。近些年來,小米為了拓展全球市場,在全球專利方面的布局力度很大,根據小米集團招股書披露的內容,截至2018年3月31日,其在中國大陸已經獲得3600多項專利,還有10900項專利正在受理中;海外有3500多項專利,并且有5800項專利處于受理中。
在這種力度的專利構建下,隨著部分SEP保護時效過期,以及小米自主知識產權的不斷完善,小米遭遇專利海盜,陷入專利糾紛的可能性將隨時間降低。
小米國際化戰略成效明顯
有專家指出,當企業面臨專利封鎖時,收購是相對簡單便利的處理方法。收購,然后與其他人實現專利交叉授權,最后實現自主研發是一種較好的模式,隨著小米成功上市,資本運作實力大幅加強,后續針對珍貴專利進行并購整合的可能性值得關注。
排除上市之后的資本支持因素,小米集團高性價比的產品,頗受國際市場歡迎,也與小米集團的自主研發力互相支撐。
根據2018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小米集團國際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12.7%至人民幣223億元,智能手機的海外出貨量持續展現強勁增長勢頭。
而根據Canalys資料,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在西歐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86%,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算排名行業第四,對印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1%,按出貨量計市場份額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第一。
目前2018年年度業績尚未出爐,但綜合來看,按2018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計算,小米集團在全球30個國家及地區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排名前五。在2019年奠定了品牌拆分及雙引擎戰略后,小米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表現值得期待。
這表明小米國際化戰略的成效明顯,專利爭議是各大手機廠商進行國際拓展必然面對的挑戰,穩步解決之后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