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互聯網企業代表,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據統計,8年來,阿里巴巴平臺農產品銷售總額達到1萬億元;最近3年,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的網絡銷售額超過2700億元。
2014年起,阿里巴巴聚合淘寶天貓、阿里云、菜鳥、盒馬等20多個業務,打造全方位的互聯網助農體系。2017年,阿里巴巴設立脫貧基金,從教育、健康、生態、女性、電商等五方面,助力貧困縣域可持續發展。
“脫貧、致富、升級”,是阿里巴巴助農的三大關鍵詞。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貧困縣域是助農的重中之重,利用聚劃算、淘寶直播等平臺資源,在淘寶、支付寶開設‘興農脫貧’活動專區,集中資源幫扶農產品上行,目前已覆蓋原國家級貧困縣農產品20萬種。”
據記者了解,針對快遞下“鄉”不進“村”的痛點,阿里巴巴菜鳥網絡首創的“農村快遞物流智慧共配”,已經落地27個省份的900多個縣域。云南省62個縣域物流共配中心,有38個位于原國家級貧困縣。貴州36個共配中心,29個位于原國貧縣。西藏已擁有6個共配中心。
截至2020年底,阿里巴巴為貧困縣打造了尋烏百香果、碭山梨膏等50個農產品地域品牌,覆蓋縣域超過30個。在農業“最先一公里”,阿里巴巴持續重投入冷鏈物流建設。2020年,阿里巴巴5大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數字化產地倉)建成投用,打造農產品轉化為標準“農商品”、從田間走向餐桌的核心樞紐。
“產業興,才留得住人,村莊才有希望。到脫貧一線掛職的阿里特派員,為貧困縣引入‘客服縣’、假發、AI數據標注等新產業,促進了就近就業。”前述人士向記者表示,“近年來,阿里巴巴還將物聯網、光譜識別、區塊鏈溯源、電商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打造智慧農場,與30多位農業院士及首席科學家展開合作。”
隨著阿里巴巴互聯網助農體系不斷完善,農業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初步實現,“數據成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正不斷成為現實。
(編輯 張明富)
21:49 | 通靈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萬事利: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 |
21:49 | 西測測試: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49 | 湘電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1:49 | 湘電股份:第九屆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1:49 | 興源環境:2025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 |
21:49 | 中寵股份: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49 | 中化裝備:第八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49 | 中望軟件: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49 | 重藥控股: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 |
21:49 | 達利凱普: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9 | 大港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