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湘 見習記者 占健宇
隨著“雙碳”目標推進、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衡量維度,上市公司ESG報告的質量與實踐成效也愈發受到市場關注。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AI(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業的融合應用成為熱議焦點,ESG領域亦不例外。
在此背景下,《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安永大中華區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李菁,就中國上市公司ESG報告特點、本土實踐特色、未來生態變化及AI技術的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企業ESG實踐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從A股市場看,李菁表示,當前上市公司ESG報告呈現出“快速擴容、結構分化”的鮮明特點。隨著滬深交易所相關指引發布,A股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率持續提升,覆蓋行業不斷拓展,頭部企業報告質量已能與國際接軌。同時,A股市場對ESG信息整合度正逐步提升,越來越多企業將ESG報告與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形成聯動,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一體化的趨勢。
在戰略導向層面,企業ESG實踐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緊密結合,無論是推進“雙碳”目標,還是實施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政策,企業都將ESG行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治理結構上,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亦形成了獨特的ESG治理模式,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與國家政策導向保持一致。
實踐重點方面,企業更注重社會價值創造。除環境和治理領域常規舉措外,在促進就業、保障民生、參與公益事業等社會領域投入更多精力,強調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同時,國內ESG評價體系也在構建中,兼顧國際接軌與本土特色,更貼合中國企業發展實際。
ESG生態將迎來多重變化
對于未來幾年中國ESG生態的變化,李菁認為將迎來一系列結構性變化,深刻影響企業ESG實踐路徑。
政策層面,ESG信息披露規范性將進一步提升,制度體系更完善,從披露標準到監管執行形成更清晰的框架。隨著披露要求從自愿向強制過渡范圍擴大,企業合規壓力持續增加,將推動市場ESG信息質量整體提升。
市場機制上,ESG要素將更深度融入資本配置過程。投資者對ESG信息關注度不斷提高,將其作為投資決策重要參考,倒逼企業重視ESG管理能力提升。同時,ESG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將更豐富,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環。
生態協同方面,多方主體參與度將顯著提升,形成政府、企業、投資者、專業服務機構等共同推動的格局。行業組織將在標準推廣、經驗交流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專業服務機構則在數據鑒證、咨詢服務等領域提供更專業支持,促進生態系統高效運轉。
面對這些變化,李菁建議企業強化ESG戰略頂層設計,將ESG理念深度融入發展戰略,明確目標和路徑。其次,應加強內部管理體系建設,完善ESG數據收集、分析和管理機制,提升數據質量和透明度。此外,還應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積極回應市場關切,同時持續提升全員ESG意識,構建全員參與的ESG文化。
AI助力ESG報告提質
在ESG實踐加速推進的過程中,技術創新成為重要驅動力,其中AI技術的應用尤為引人關注。李菁認為,AI技術為上市公司ESG報告質量提升提供強大支撐,其作用已從單純數據處理工具升級為貫穿“治理-戰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的智能支撐體系。
治理層面,AI通過構建動態合規框架強化ESG治理效能。基于對全球ESG監管規則的實時解析,自動映射企業治理架構中的合規缺口,生成董事會級別的ESG監督清單,推動治理流程精準符合監管要求。
戰略層面,AI為ESG戰略制定與落地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通過整合行業ESG趨勢、政策導向與企業自身資源稟賦,模擬不同戰略路徑實施效果,量化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影響,在報告中體現為“ESG與業務融合度”的深度披露。
風險管理層面,AI的情景模擬能力成為ESG風險披露的關鍵支撐。針對氣候風險,可構建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的壓力測試模型,生成量化的風險敞口分析;對于供應鏈社會責任風險,能實時監測相關輿情與數據,提前預警潛在危機,并在報告中呈現應對預案。
指標與目標層面,AI提升了ESG指標管理的精準度與透明度。通過對接企業數字化管理等系統,自動化采集核心指標數據,實時校驗數據與目標的偏差,還能智能識別指標間關聯性,幫助企業設定更科學的ESG目標。
李菁向記者介紹道,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安永發布了智能問答3.0版本功能,這正是AI技術與ESG深度融合的體現。“未來安永將持續探索前沿AI技術與ESG咨詢場景的深度融合,加強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應用深度,以更好地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編輯 才山丹)
11:26 | 國芳集團擬出資1545萬元與專業機構... |
10:33 | 九號電動兩輪車曬成績單:上半年中... |
10:30 | 中國電建集團項目專場推介會在北京... |
10:12 | 中國神華啟動大規模資產重組 核心... |
10:03 | 中國神華擬籌劃重大事項!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尋找債務重組最大公約數化債 |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