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華為金融云的郭婷,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站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華為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一些思考和方向。
隨著中央對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數字金融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戰略,行業數字化轉型也不斷加速。但是今天的數字化轉型和過去有一個本質的區別,那就是要求我們以自主創新的技術來筑牢轉型的根基,依托一個全新的、安全的,可持續演進發展的技術體系,來掌握數字化轉型的主動權。金融行業數字化的轉型我們認為包含五項重點工作,包括激活金融數據要素潛能,打造數字化經營的新動能,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應用,加快推動金融服務智慧再造,以及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這五項重點工作完全依托于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的充分融合,更依賴于對于基礎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編程語言等根技術的自主掌握。
華為對根技術的投入是奠定我們可以持續發展的基石。2023年華為的營收相比歷史最高期還有差距,但是我們在整個研發投入比例達到了歷史最高,25%。整個2023年華為研發的投入1647億人民幣,過去十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了1.1萬億人民幣。其實華為每年會把約25%的營收收入再反哺到研發,大量的資源投入到了理論、材料、物理學和工程學等基礎研究當中。我們在全球的研發布局是結合了地域一些技術優勢的,我們目前在海外有40多個研究所,并且在持續加強。
現在國內開發研究所分布在十個城市,除了北京、上海、深圳這幾個大的城市之外,我們在杭州、西安等高校聚集的地方都有研究所。
華為是一家技術型的公司,定位于筑牢技術根基為金融行業的客戶和伙伴提供基礎支撐,圍繞華為的根技術,我們一直致力于打造三個生態體系,一是以麒麟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為代表的移動終端生態。我們非常感謝廣大金融行業的客戶給予我們大力的支持,有很多客戶移動端的APP,都在基于鴻蒙操作系統進行改造和上線。
第二個是鯤鵬芯片、歐拉操作系統為代表的通用算力生態,加上開發語言、開發工具等全棧體系,來幫助金融機構快速完成信用系統的改造。目前整個(昆朋)技術路線成為了金融關鍵生產的首選技術路線。
第三以昇騰芯片和芯片使能為代表的AI算力生態,使能金融機構實現業務的智能升級。
目前我們服務于整個金融領域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我們在全球服務了約1800多家的金融機構,并且和100多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產業方面,我們成熟最早的數通和存儲產品,一直是持續保持了國內市場和金融行業市場的份額第一。在自主創新的要求下,華為的鯤鵬產業也發展得非常迅速,目前服務了500多家金融機構。華為云為500多家金融服務提供了非常穩定可靠的AI云服務。AI算力需求也在大幅度的提升,我們目前作為國內一家具備萬卡集群搭建的廠商,包括多個客戶在實際生產運營中實現了落地,整體的效率也達到了領先的水平。
此外,在服務器操作系統領域,中國新增裝機中OpenEuler占比達到了36.8%,有效推動了自主創新操作系統的發展和普及。華為始終是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我們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成就客戶,我們一直是以成就客戶作為我們最高的目標,不僅幫助客戶實現自身價值上的突破,還助力客戶獲得了一些科技領域的獎項。
我們在整個金融行業的價值主張,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雙輪驅動,自主創新和數字化轉型融合發展。雙輪驅動是指的自主創新和數字化轉型需要一體的規劃同步發展來進行,在整個中間希望客戶能夠用一筆錢解決兩個問題,安全和發展是并重的。這也意味著金融機構在落實數字化轉型之前要提前規劃好技術創新和發展未來演進的路徑。為了更好的服務金融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工作,華為也總結了自身四項重點工作,第一,支持好金融機構筑牢數字基礎設施底座,第二,協助我們的客戶打造更敏捷,更高效,更安全的核心應用系統,第三,幫助客戶提升數據和AI融合能力,加快數據價值的釋放,第四,構筑數字行業繁榮科技生態體系。
從數據中心到智算中心,打造最有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隨著金融云化的深入,云平臺成為金融客戶很多關鍵業務的基礎設施底座,同時算力的多元化的發展,也對云底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通算和智算的雙引擎正在成為一個新的常態。AI的加持和業務的創新,它對底座的智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為通過根技術的創新和經驗的積累,基于可持續演進的芯片技術,同時也發揮工程化能力,和存算運的協同優勢,打造了可支撐金融核心業務上云的標準,把基礎應用推向了新的高度。同時在面向AI領域,我們也構建了未來面向萬言參數和百模千態,推出了AI一站式開發平臺,讓我們的底座更智能。
從數據中心到智算中心,我們通過融合了韌性和智能這兩大關鍵要素,通過華為云構筑最優的數字基礎底座。
第二個領域是助力金融機構核心系統平滑穩定的推進,在應用改造方面,我們也發現了我們客戶在改造中間是有一些共性難題的,華為聚焦這些業界的共建難題,我們成立了公司第一個產業軍團叫主機上云軍團,我們基于大機和小機……整個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可能就是原來的技術站其實是一個封閉系統,原來單個企業會拆分成成百上千的分散的節點,不管對我們的管理,還是對整個流程實施工藝,還有平臺運維能力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是針對于像paas平臺,像數據庫,像軟的ELB系統這些關鍵的技術難點,還有多產品的組合和軟硬件的協同,來以系統工程的能力來打造了上云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重點工作是數智升級,全棧AI升級,加速數據要素的釋放,在AI領域是華為的一個傳統優勢,過去在數據湖和數字倉的能力,華為一直是客戶的首選。AI我們的價值主張是數智升級,這一波AI五大浪是由大模型掀起的,但是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不等于大模型,我們在一個應用場景需要把大小模型共同組合來完成,這個時候就需要agent引擎來對AI實現統一的調度。華為提出了AI目標架構,是我們統一的AI基礎平臺,包括了AI可控的算力,還有通用的算力,還有存力和運力,還有生態體系,還有大模型開發的全站軟件,通過這一套平臺,我們可以讓AI算力調度和AI開發變得簡單,好用。
基于這些工具,我們可以給客戶構建一個強大的AI智能體,能夠動態的編排和納管異構大小模型,通過AI目標架構一方面是助力整個金融機構AI算力的底座持續嚴禁,二是打造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架構,使得金融行業AI應用場景的創新和落地。
第四個方面,發展伙伴繁榮生態,實際上數字金融的落地和發展需要全社會的科技力量共同推動。我們會集中力量做好產業生態發展的工作,積極發展包括像芯片、基礎軟件和基礎硬件,還有數字化人才根系的生態,基于這個強大的根系產業的生態,我們也在聯動行業應用ASV,涵蓋了營銷、風控和核心交易的業務場景,為金融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未來我們也是希望能夠集眾智,聚眾力,共同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