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住客戶,銀行真是花了心思。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近期部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溫暖升級”,到期不贖回,收益照樣給。專家表示,理財產品不斷創新,背后反映的既有銀行理財競爭激烈,也有銀行負債“壓力山大”。
溫暖升級
某股份行日前對一款短期理財產品“溫暖升級”。在該理財產品到期后,客戶本金和投資收益并不會自動劃到銀行存款賬戶,對未主動贖回或未全額贖回的客戶,銀行“貼心”地準備了一項“福利”——未贖回部分的本金可繼續享受該理財產品的收益。
以一款投資期限為90天、最近年化收益率約為3.6%的理財產品為例,該行理財經理介紹,持有這款產品90天后,若暫時沒有動用理財資金的打算,比如還要過10天、20天的才會用到,那么可以先不贖回,持有期間仍可享受理財收益,而不是按照活期存款計息。若只是贖回部分資金,余下部分的本金仍可享受理財收益。繼續持有期間,可隨時實施贖回操作,資金T+1日到賬。
用心增黏性
在理財產品不斷創新的背后,除了業績考核壓力外,也折射出銀行渴望增強客戶黏性,這與銀行負債端壓力不無關系。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李茜表示,2020年以來,銀行資產端的投放速度加快,負債端的支撐需要跟上。“各期限的銀行同業存單利率仍處于較高水平,貨幣市場結構性緊張,反映出銀行存在負債端壓力。”
從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看,普益標準研究員劉龍澤表示,今年初,商業銀行展現出積極吸收市場資金的姿態,多家銀行公布的同業存單發行計劃較去年進一步擴大。盡管存單發行成本走高,但銀行發行熱情不減,“量價”齊升。
拓寬資金來源
負債業務是商業銀行最基本的業務之一,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透露,截至2020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總負債2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李茜認為,銀行自身應拓寬資金來源,如發行大額存單、同業存單、金融債等主動負債工具。還應加強負債成本管控,從服務端和產品端做強競爭力,增強客戶黏性,提高存款精細化、差異化定價能力。
此外,銀行還可以加強主動負債類工具創新,通過對不同客戶、不同期限、不同產品的負債進行差別定價,調節負債結構比例;靈活利率定價機制,按戶、按期限、按額度確定存款利率,豐富存款產品;順應資金線上支付、移動支付趨勢,通過做結算、做交易、做代理和做流量等,帶動低成本資金沉淀。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