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楊潔
4月6日,“因疫情推遲還貸有必要提上議事日程”這一話題引發熱議。《證券日報》記者就此第一時間聯系采訪多家銀行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刊發了《受疫情影響房貸能否延期還款?多家銀行暖心回應》一文(詳見《證券日報》4月7日A3版)。
目前,受疫情影響支持房貸延期還款、為小微企業紓困的銀行正不斷擴圍,已有12家銀行就此情況回應《證券日報》記者。針對不同訴求,受訪銀行積極推出多項舉措,“精準化”幫助客戶緩解資金壓力。
房貸延期還款“有求必應”
當下,受疫情影響,部分客戶房貸延期還款意愿強烈,對此,銀行業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有求必應”。
實際上,早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伊始,建設銀行便針對住房按揭、消費貸款等業務出臺了疫情期間延期還款等相關服務政策,適用于全國各省市出現疫情的地區,并一直延續至今。記者從建設銀行獲悉,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已累計為約100萬戶、超過4300億元的房貸提供了延后還款服務。今年以來,在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的吉林地區,已為超過1150戶的客戶辦理延后還款服務。
農業銀行則根據各地疫情影響程度和客戶具體情況,提供個人住房貸款客戶關懷政策。對于因疫情原因提出延后還款時間、減免罰息、消除逾期征信記錄等訴求的客戶,符合相關條件的均可享受關懷政策。
郵儲銀行和民生銀行同樣積極響應客戶訴求,均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房貸客戶,可提供最長6個月的延期還款服務,支持幫助受困客戶渡過難關。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行迅速出臺個人貸款相關配套措施,視各地疫情情況,對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期還款的客戶,根據客戶申請安排寬限期,合理延后還款期限。”中信銀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對于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人員或隔離人員、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以及疫情之下現金流受到影響的客戶,給予最長3個月的還款寬限期。工商銀行表示,對因疫情影響的個人貸款客戶,給予個貸延期還款服務支持。
此外,也有銀行出臺了具體舉措。例如,中國銀行專門出臺了包括手機銀行線上還款、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付息、設置還款優惠期在內的一攬子個人住房貸款保障政策,指導上海、吉林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分支機構積極響應客戶訴求,持續做好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
在出臺房貸延期還款政策的同時,對于客戶關心的征信問題,也有多家銀行嚴格落實征信權益保護。其中,郵儲銀行明確,對因疫情影響還款不便的(前述)四類房貸客戶,可協助開展疫情相關的征信逾期記錄調整,充分保護客戶的征信權益。浙商銀行針對受疫情影響客戶推出最新延期還款政策,經客戶申請,可提供個人住房按揭和個人消費貸款、專項分期、信用卡等產品延期還款服務,寬限期最長為3個月(或3期),客戶在寬限期內發生逾期的,不影響客戶征信記錄。
對小微企業幫扶“應投盡投”
在疫情擾動下,小微企業面臨的壓力不容忽視,如何注入金融“活水”為其及時“解渴”,成為當務之急。4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2022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通知》,緊扣高質量發展和小微企業紓困恢復的迫切需要,細化了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要求。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銀行已快速出招為小微企業紓困解憂。例如,交通銀行日前先后公布了全力支持上海抗疫和吉林省抗疫的相關舉措。其中均針對受到疫情沖擊較大行業的小微企業提出,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2022年內到期的小微企業貸款,要繼續落實好延期還本付息等支持政策,保障客戶征信相關權益,幫助其共渡難關。
對于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普遍面臨的資金只出不進難題和經營壓力,恒豐銀行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優惠、配套專項信貸計劃、匹配戰略額度等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普惠貸款投放,確保“應投盡投”。截至一季度末,恒豐銀行普惠金融貸款增速15.37%,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10.46個百分點。
“恒豐銀行的‘易抵貸’高效靈活,網上申請到的300萬元貸款,解決了我迫切的用款需求。”深圳市某電子科技型小微企業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影響,資金周轉一時不暢。恒豐銀行客戶經理了解情況后,立即推薦了普惠金融“易抵貸”產品,線上秒批、一站式服務。
針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資金周轉困難、發展前景和還款意愿良好的小微企業,民生銀行表示,在客戶申請的基礎上,可通過調整還款計劃、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遠程視頻面簽等功能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操作。浙商銀行表示,可通過變更還款計劃、辦理借新還舊、實行特事特辦等方式解決客戶經營性貸款還本付息困難問題。浦發銀行也打出一系列金融服務組合拳,保證信貸資源供給,積極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提供經營性貸款的無還本續貸服務。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