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如今,全球經濟越來越呈現出數字化特征,壯大數字經濟成為大勢所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
這種形勢下,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區塊鏈在數字經濟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區塊鏈產業有哪些發展機遇?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區塊鏈人才專家智庫專家(區塊鏈人才專家智庫歸屬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區塊鏈產業人才研究所,該研究所致力于建設區塊鏈產業人才研究、培育、評價、服務等工作)、清華x-lab青藤鏈盟研究院院長、國研智庫&清華x-lab數權經濟實驗室主任鐘宏。
數權經濟時代到來
《證券日報》記者:在公開場合,您多次提及“數權經濟”的概念,指出數字經濟3.0即為數權經濟,2019年為數權經濟元年。您認為,如何理解數權經濟、有何具體特征?
鐘宏:數字經濟歷經50年的發展,可以分為“上機、上網、上鏈”三個階段。上世紀70年代,隨著計算機的大量普及,IBM、微軟等公司的誕生,進入數字經濟1.0“上機”時代,也就是“計算經濟”時代;上世紀90年代后期,谷歌、中國BAT等一批優秀的互聯網公司脫穎而出,進入數字經濟2.0“上網”時代,即網絡經濟時代,上半場是互聯網,下半場是移動互聯網;2019年,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價值互聯網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階段。數字經濟以5G商用為基礎,融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進入萬物“上鏈”時代,即數字經濟3.0——數權經濟時代。
我認為,數字經濟3.0,是以“數據上鏈”為標志。基于區塊鏈技術,上鏈數據不可篡改、操作過程可追溯等特征,實現了數據的鏈上確權,建立了數據可信交易的新經濟模式。隨著未來數字貨幣體系逐漸建立,即將構建全新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可以預見一個“數據即權益,數字即權利的數權世界”正在到來。清華x-lab與國研智庫聯合成立數權經濟實驗室,即主要推動數權經濟理論研究,數據資產相關立法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新經濟創新商業應用。
《證券日報》記者:您曾提及,未來的數字經濟三駕馬車為數字治理、數字金融和數字產業,而且順序不能變。請您具體解釋下,這三駕馬車未來將如何拉動新經濟增長?三者順序排列的內在邏輯是什么?
鐘宏:數權經濟三駕馬車,包括:數字治理、數字金融和數字產業。可通俗理解為,治理上鏈、金融上鏈、產業上鏈。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如何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如何建立數據安全共享機制、如何形成數據產權分配體系,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共同治理難題。數據是數字經濟的血液,區塊鏈技術正在構建數字經濟的安全血液系統。
金融上鏈,金融體系上鏈將迎來可信數字金融創新模式,為實體經濟提供低成本的數字金融服務。可穿透監管與智能監管將進一步降低金融成本和金融系統性風險,讓金融行業回歸服務產業實體經濟的本位。產業上鏈,傳統產業鏈將實現與數字經濟的全面接軌。基于工業大數據、金融大數據、消費大數據的可信數據流通平臺,是推動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傳統規模化工業經濟,向按需生產和柔性制造的集約型經濟轉變,大幅降低資源消耗。
區塊鏈產業迎來三大發展機遇
《證券日報》記者:數權經濟時代的到來,區塊鏈產業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鐘宏:數字經濟正在從“互聯網+”向“區塊鏈+”過渡。在區塊鏈技術發展中,其一為區塊鏈核心技術與產業創新發展;其二為數字經濟模式創新發展;其三為區塊鏈技術在社會民生廣泛應用。這三個方向將成為數字經濟新的增長機遇。
數權經濟時代,區塊鏈產業將迎來三個重要機遇,即上鏈基礎設施建設、數權經濟新商業、可信社會應用,具體來說:一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基礎設施研發(數據存儲、數據通信、數據共享、數據治理等);二是區塊鏈數字經濟新模式,以數字貨幣、供應鏈數字金融、數字資產存證確權、大數據可信交易等為代表的“區塊鏈+”新商業模式;三是在食品安全溯源、政務數據共享、精準扶貧與公益積分等場景的可信應用。
《證券日報》記者:加速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發展方向,在區塊鏈產業肩負發展重任下也面臨諸多挑戰,您認為,目前區塊鏈產業發展遇到哪些挑戰?
鐘宏:我認為主要面臨三個方向的挑戰:首先是自主技術創新,區塊鏈技術大規模商業應用,還面臨一系列的技術攻堅;其次,加速區塊鏈技術產業化,急需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以及產業標準和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盡快出臺。再次,區塊鏈產業發展亟待建立兩個市場即開放應用市場和資本市場,落實對區塊鏈產業的扶持則需要頂層設計。
(敬請期待下期“區塊鏈大咖面對面”: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傅明)
15:26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生物島總部揭牌 |
15:24 | 僑銀股份攜手國地中心 簽約人形機... |
15:06 | 宏達電子業績說明會釋放積極信號 ... |
15:00 | 聯想戴煒:超級工廠+智能體即服務... |
14:58 | 華智數媒聯合多方共筑短劇全球化新... |
14:58 | “五一”租車市場觀察:深度游需求... |
14:13 | 國能日新發布「曠冥」大模型2.0版... |
14:05 | 金科環境獲多家機構推薦 |
14:04 | 北京SKP推出精釀啤酒季活動 120余... |
14:04 | 中國東方發布2025年度《中國金融不... |
12:57 | 最高檢、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6件外... |
12:56 | 高性能材料品類持續豐富 科創板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